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
×

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

2022-05-16 10:06阅读数:1339

2010年-2020年贾旭东老师陆续发表了扎根理论四部曲研究,本次推荐第一部,本研究首先探讨了管理学界对于定量研究的重视以及定性研究的忽视,并系统介绍了经典扎根理论范式,并用霍桑实验进行了解释说明。一起来看下文:


作者:贾旭东 谭新辉

来源:《管理学报》2010年第5期


摘要

中国目前的管理学研究过于重视定量研究忽视定性研究更缺乏规范的定性研究方法论指导这一缺陷制约着研究水平的提升。 针对这一状况在较系统地介绍经典扎根理论 的历史发展及操作程序的基础上以著名的霍桑实验为例剖析了经典扎根理论的精髓—— “扎根精神”,以期推动该方法论在中国管理研究中的运用


关键词

中国情境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定性研究经典扎根理论扎根精神


如何构建基于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发展 管理学的中国学派为管理知识的创造和创新 做出中国人自己的贡献已经成为海内外管理 学者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20083在西安 交通大学召开的第1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 讨会上管理学界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以 科学的精神运用国际主流学界认同的方法论来 提出和研究管理问题展开中国情境下的管理 学研究是创建中国管理学最重要的前提。 扎根理论是一种越来越为国际主流学界认 同和关注有助于构建中国管理理论的方法论, 但由于历史沿革及其自身传播的原因国内学 界对扎根理论的认识不够全面且误解颇多尤 其对其原始版本——经典扎根理论了解不多, 严重影响了这一定性研究方法论在管理学研究 中的应用和普及鉴于此本文拟较系统地介绍 该方法论及其思想以期引起我国管理学界的 充分重视推动该方法论在构建中国管理理论 中的运用



图片中国管理学研究的重大挑战及方法论缺陷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和市场经 济体制的建立管理学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 的发展过程目前国内管理学的学科框架已基 本形成培养出了大批专业管理人才但中国管 理理论的构建尚面临着方法论的巨大挑战


1建构基于中国情境管理理论的共识与挑战 


管理研究的理论问题应来自于具体的管理 情境在此基础上运用规范的方法进行理论研才有可能构建具有不同程度普适性的科学 的管理理论并运用该理论解决管理实践问题。 这既符合管理学的本质特征为管理学的发展 历史所证明也被近年来中国本土企业对西方 管理理论水土不服的现象所证实由此发展 中国本土的管理理论已经成为我国管理学者的 共识。 对当代中国管理学者而言,“研究中国情 景嵌入和中国情景依赖的管理科学是中国管理 学界的责任”[1],“真正要弘扬本土研究’,应该 是用严格的国际规范来发展以中国企业为研 究对象能够解释中国企业现象的理论以构成 中国管理学对普世的管理理论的贡献”[2]。 郭重 庆1在总结中国管理学发展前20年经验的基础 上提出了今后20年中国管理学发展的战略目 标建立中国现代管理学将管理学中国化


由于管理学在我国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存在严重的经济学泛化管理学弱化问题3], “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缺乏深厚的学术积淀在 学术研究的经验和学术成果的数量积累研究 的原创性研究手段与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 许多不足”[3],“特别是研究方法的不规范导致 相当部分的研究成果不能得到国际认可”[3]。 由 此,“方法论的缺失从根本上制约着管理学在中 国的发展”[4]。


1中国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主要特点与缺陷


从研究方法论上来看目前中国管理学研 究的重要特点是重视定量研究忽视定性研 究而定性研究中又非常缺乏对国际主流学界 认同的规范方法论的运用。 据谭劲松2的分析, 这与中国管理学院的历史渊源及学术传统有 关。“中国的管理学院从历史渊源和学术传统考 察基本上可以分为3源于原计划经济时期 的财经院校传统的源于工科院校传统的以及 源于经济学传统的”。 其中受其学术传统的影 响源于工科院校及经济学传统的管理学者们 对定量研究有着天然的偏好。 相当一部分学 者认为管理学研究必须运用数学模型或严密 的数学推理和演绎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是 科学的。 他们运用自然科学的范式去研究本属 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管理学使得运用定量研究 方法俨然成为中国管理学研究的主流。 在这样 的方法论偏好影响下管理学者们越来越缺少 对管理中情境因素的关注对管理活动中人的 要素的关切管理学研究越来越有了沦为一种 数学游戏的危险特别是近年来包括大堆复杂 的数学公式及模型而研究结论却没有任何理 论贡献的管理学研究论文屡见不鲜李海舰5] 称之为吃糖模式”:“采用高深优美的数学模 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证明了生活中的一 个常识性的问题糖是甜的’。” 


笔者认为目前学界这种过于偏重定量研 究的倾向也与缺乏规范的定性研究方法论有 关。 一方面,“目前的一些研究仍然单纯采用所 谓思辨的方法”[3],由此形成的结论往往经不 起推敲研究过程更无法追溯和检验让人感觉 得出结论的过程基本属于拍脑袋”。另一方面, 学界对定性研究也存在某些误解认为它是可 以随意进行的主观性较强并非科学的方法。 相比之下由于定量研究的优点是不言而喻 的它的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逻辑推理严 谨能够对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精确分析, 结论也更为客观和科学”[6],故其得到学者们的 偏爱也就不足为奇了


1构建中国管理理论亟需开展规范的定性研究


目前社会科学中常用的量化实证研究方 法来源于 POPPER 和 LAKATOS 等学者的科 学实证主义思想。 但国际学界已经越来越多地 认识到了量化研究的局限性其理论假说的提 出是基于已有的理论如果对一全新的或现有 理论难以解释的社会现象强行提出假说则很 难发现新的理论问题也难以避免因研究者先 入为主的主观认识使研究方案设计数据分析 乃至导出结论的过程出现偏差或在数据收集 中因主观因素而忽略现实中的重要信息错过 真正的问题另外由于定量研究是通过对事物 可量化要素及其相关关系的测量计算与分析 来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因而用其来直接研究 复杂且动态的管理问题与现象就比较困难


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尤其是 北美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开始由以往 仅 重 视 定 量 研 究 方 法 转 而 对 质 性 研 究” ( qualitative research) ① 方法给予同样的重视。 实际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各有其优势 和缺陷各自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问题和情境两 者并不排斥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 定量 研究科学严谨的优点不容否认,“定量研究通 过构建并检验理论假设在预测变量之间的相 关或因果关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7]。 但由于 中国的管理环境与西方有很大差异如果根据 基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而建立的管理理论来提出假设,则这些假设就可能脱离中国的具体情 境,使研究者忽视现有理论框架之外的本土现 象和特殊问题。由此,要开展高水平的中国管理 研究,定量研究方法有其天然的局限性。


定性研究是一种归纳式的理论研究有利 于基于具体情景的社会科学理论的构建”[8]。“定性研究是以后实证主义为主要哲学基础在 自然情境下通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系统 互动并且综合运用多角化技术对社会现象或 社会问题进行广泛深入探索的一种研究活 动”[7]。 相对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的优势在于 构建对社会现象深入透彻的理解和解释7]。


由此在基于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建构工 作中尤其是在中国管理研究的初期阶段在发 展概念和构建理论的时候要采用归纳法定性 研究是必要且适宜的研究工具9]。 此外定性研 究是在理论和文献匮乏的领域里进行理论构筑 工作的有效手段这些方法尤其适合在中国背 景下创建新的理论10]。


在诸多定性研究方法论之中究竟哪种更 有可能为管理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呢?—— 经典扎根理论应当是最佳的选择这是由经典 扎根理论的方法论特点所决定的:①经典扎根 理论具有强烈的后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论 色彩尤其重视采取证伪相关验证等可操作性 较强的程序和手段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 验其严谨的技术和方法使得研究能够进行过 程追溯和重复检验使得研究过程更加科学弥 补了一般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不可追溯研 究结论难以检验的缺陷;②经典扎根理论在三 大扎根理论学派中尤其重视研究者立场和视角 的客观性强调研究者进入研究情境一定要摒 弃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完全从情境中发现问 题提炼概念和构建理论这使得经典扎根理论 研究的客观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从而避 免了定性研究方法经常为人所诟病的主观性太 强的弊端;③经典扎根理论的核心精神是一种 理论来源于实践的学术精神即后文将阐述的 扎根精神”,这是经典扎根理论的方法论精髓。 这种精神是当今中国管理研究中亟需提倡的, 只有抱着这样的精神进行中国本土管理现象的 考察和研究才有可能构建出基于中国情境的 管理理论为增进人类的管理知识做出中国人的贡献



图片

经典扎根理论的产生、发展与争论


扎根理论产生于社会学领域,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 GLASER[11] 和 哥 伦 比 亚 大 学 的 STRAUSS在1967年提出。在目前的文献中, 扎根理论还有很多不同的译法,如,基本理论、草根理论、实基理论、植基理论和立基理论等。在长期的发展与历史沿革中,扎根理论出现了三大派别,在扎根理论学者之间也引发了长期的争论。


2.1 扎根理论的产生与意义 


1967年,GLASER 等[11]的经典著作《扎根 理论的发现》出版,宣告了扎根理论的诞生。从 该著作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扎根理论的提出 是为了回答在社会研究中,如何能系统性地获 得与分析资料以发现理论,保证其符合实际情 境并能提供相关的预测、说明、解释与应用。简 单地说,扎根理论就是由资料中发现理论的方 法论[11]。由此,扎根理论从产生之日开始就明确 了其使命,即“经由质化方法来建立理论”[12]。


此后,这2位作者及其合作者不断对扎根 理论进行发展和完善,发表了一系列著作[13~16], 使扎根理论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方法论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扎根理论更试图融合归纳与 演绎2种研究路径,兼顾对定量数据和定性数 据的处理,成为一种综合性的、定性与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论。如STRAUSS 在其于1987及1990 年出版的2本著作中指出,扎根理论研究是一 面搜集资料、一面检验的连续循环过程,在此程 序中已经蕴含着检验手续[17]。 


通过扎根理论规范、严谨的研究程序所构 建的理论牢牢扎根于经验数据,而且其研究能 够被追溯检查,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实现重复检 验,使理论构建成为一个科学的过程,提高了信 度和解释力,克服了一般定性研究缺乏规范的 方法论支持,研究过程难以追溯和检验,得出的 结论说服力不强的问题。由此,扎根理论被认为 是定性研究中最科学的方法论,其方法也被认 为是社会学五大传统研究方法中最适于进行理 论建构的方法(其他4种方法为传记研究、现象 研究、民族志和案例研究) ,被誉为“定性革命”的先声[18]。


扎根理论方法论的创立和发展被认为是定 性研究的重大突破[8],“自此往后,只要是定性 研究,几乎都会运用到扎根理论的基本原则或 具体操作程序”[19]。扎根理论首先被应用于社会 学研究[20],之后逐渐扩散到护理学、教育学、宗教学和管理学等领域。


2.2 扎根理论的主要流派与争论 


1990年,著名的学术著作出版商Sage 出版了STRAUSS 等[15]的《定性研究基础:扎根理论 程序与技术》一书。该书对推动扎根理论的普及 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人们将该书中提出的扎 根理论研究方法奉为圭臬,在各学科的研究中 大量使用。然而,该书介绍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已经不是1967年所创建的扎根理论的原始版 本了,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方法,如维度 化( dimensionalizing ) 、主轴编码( axial coding ) 和条件矩阵( conditional matrix ) 等。GLASER 认为,这些概念和方法已经背离了扎根理论方 法论最可贵的精神——不先入为主地构想问 题、范畴和假设来强制选择资料和形成理论,而是完全让数据中蕴含的社会规律自然涌现。扎 根 理 论 发 展 史 上 最 大 的 争 论 就 此 产 生。GLASER[16]开始撰文,逐章批判此书中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最终写成了《扎根理论分析基础》 一书于1992年出版。自此以后,这2位学者的学术立场彻底决裂。


此后,曾在STRAUSS 指导下于1973年获 得 美 国 加 州 大 学 心 理 学 博 士 学 位 的 CHARMAZ[21,22]也对扎根理论进行了研究,并 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扎根理论方法体系,被称之为建构型扎根理论 。CHARMAZ 认为,扎根理论必须从其实证主义源头那里继续发 展,把过去20年来由建构主义者所提出的很多方法和问题融入进来,使其成为一种更加细致和更具反思性的研究方法。GLASER[23]对CHARMAZ 的观点也不认同,并撰文予以反驳。


自此,扎根理论形成了3个既有联系又不 完全相同的版本:GLASER 与STRAUSS 最初 提出的扎根理论原始版本,即本文介绍的经典 扎根理论;STRAUSS 和 CORBIN 的程序化扎 根理论;CHARMAZ 的建构型扎根理论。正是 由于以上三大流派间的争论,扎根理论方法论 被称为社会科学中使用最为广泛却误解最深的 研究方法论之一[18,24,25]。


经 典 扎 根 理 论 学 者 以 目 前 仍 健 在 的 GLASER 为代表( STRAUSS 已于1996年去世) 。1992年以来,GLASER 以每1~3年就出 版 一 本 新 专 著 的 速 度 不 断 推 出 新 的 著 作[16,23,26~31],继续对经典扎根理论进行完善和提 升,而他对目前流传最广的程序化扎根理论的 批评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如EAVES[32]认 为:“在现有的众多关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的 文献中,绝大部分是被认为违背和脱离原始版 本的”;MELIA[33]指出,STRAUSS 和 CORBIN 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已经变得“相当程序化 和过于公式化”。



图片

经典扎根理论简介与讨论


迄今为止STRAUSS 和 CORBIN 提出的 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是扎根理论三大流派中使 用最为广泛的一支尤其是在中国这在相当程 度上得益于其出版商——Sage 优秀的发行传 播能力以及国立台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徐宗 国34对该书出色的翻译工作( 经典扎根理论诸 多著作至今尚无任何中文译本) 


最近几年包括扎根理论在内的质化研究 方法得到了国际主流管理学界的逐步重视24], 而国内有关扎根理论的文献还不多运用扎根 理论进行研究的文献则更少。 现有文献在教育 学领域最多管理学领域的文献数量虽有所增 加但仍屈指可数。 由于传播广泛学界了解较 多因而在国内现有讨论扎根理论的几乎所有 文献中介绍的都是STRAUSS CORBIN 的版 本193537],而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的文献则无一例外地运用了这一版本3844],可 见该方法的影响力之大但也同时表明我国学 术界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缺乏全面的认识和 了解。 鉴于其他2个版本的扎根理论方法已有 大量介绍或译著出版因而本文仅介绍经典扎 根理论以使学界对该方法论有初步的了解和 认识


3经典扎根理论方法论的核心理念与适用范围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论经典扎根理论最核 心的理念和精神是强调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理 论的形成都是一个自然涌现的过程。“即在当时 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 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就是说, 研究者在没有获得确实的证据之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