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追忆:李克强总理谈标准化...
×

追忆:李克强总理谈标准化

2023-11-06 11:50阅读数:138

一、20149月,中国质量(北京)大会

“这是在中国北京第一次召开国际性的质量大会,会议以“质量创新发展”为主题,且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质量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不仅反映一个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反映一个民族的整体索质,21世纪应该是质量的世纪。我今天来出席这个大会,是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切实抓好质量的决心和信心。”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铿锵有力的声音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会场响起,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质量盛会正式拉开了帷幕。

1992年,1999年,2007年,国务院先后3次举行全国质量工作会议,李鹏、朱镕基、温家宝3位时任总理都曾到会发表进话。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李克强发表重要洪活,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也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20多分钟的精彩讲话,从中国质量的成绩和不足到“质量就是效益、价值、生命”,“质量决定发展”,从“放、管、治”的要求到加强国际质量合作,李克强的讲话字字珠玑,高屋建瓴。

二、20198月,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增加“中国制造”有效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会议指出,以先进标准引领消费品质量提升,倒逼装备制造业升级,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夯实工业发展根基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可以依托我国市场巨大的优势,发挥扩大有效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多重效应。

三、20169月,李克强出席39ISO大会

20169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第39 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并发表致辞。李克强说,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的强弱。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对困难和挑战,要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既要保持总需求力度,也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质量。这就需要把标准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标准全面提升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李克强指出,要更好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必须聚焦关键、突出重点。一要紧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既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的趋势,加快新兴领域标准制定,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依靠标准硬约束淘汰落后产能,为新动能发展释放更多资源和空间。二要着眼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推动标准化与“中国制造2025”深度融合,满足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等需要,加强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提高国际国内标准一致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三要立足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将不断升级的标准与富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好结合,鼓励企业做标准的领跑者,在追求高标准中创造更多优质供给,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四要把标准化理念和方法融入政府治理之中,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更加注重运用标准化这一手段,促进政府管理更加科学和市场监管更加规范有序提高政府效能。

四、20189月,李克强考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李克强指出,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既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弘扬工匠精神,又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升级国家标准,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向更高标准努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更多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的品牌享誉世界。

五、2019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193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

六、201912月,李克强召开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

七、20229月,李克强对2022年全国“质量月”作出重要批示

批示指出: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基,事关民生福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效益。要加强政策引导,深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管理。引导企业弘扬工匠精神,落实主体责任,走以质量取胜的路子,着力依靠创新推进质量攻关,打造集质量、标准、技术、品牌要聚焦民生等于一体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锻就中国质量、培育中国精品。关切,创新监管方式,坚持对质量安全问题“零容忍”,开展质量惠民行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要提升服务效能,广泛开展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助力企业不断增强质量发展能力。各方面共同努力,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运营主体及其所在单位观点。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等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万分感谢!教育文献君公众号投稿与联系邮箱461140976@qq.com。如果您喜欢我们分享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与转发!

信息来源:教育文献君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