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统计信息 >> 2009年度湖州市机械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

2009年度湖州市机械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0-04-27 08:42阅读数:2748

2009年度湖州市机械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2009年,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保增长,千方百计促转型,我市工业经济全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全省率先企稳向好。机械行业在国家拉动内需系列政策和国际国内市场见底趋稳的影响下,运行态势逐月回升,全年运行质量总体平稳,特点明显。
一、2009年行业基本情况
(一)规模稳步回升。我市机械行业涉及的6个统计大类(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电气机械、通信电子、仪器仪表)609家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总值473.29亿元,同比增长10.06%,高于全市规上企业同比数0.4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482.7亿元,同比增长9.56%,高于全市水平0.6个百分点。产销衔接顺畅,规模扩张速度略高于面上水平。
(二)效益水平向好。机械行业6大行业全年实现利税35.03亿元,同比增长18.87%,与全市水平基本持平,其中实现利润22.31亿元,同比增长22.98%,低于全市水平近8个百分点。全年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4.62%,比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年度下降0.2个点。全行业全年亏损企业54家,比去年净18家,占全市亏损企业总数的18.75%,亏损面为8.87%,比去年同期扩大2.5个百分点,略高于全市今年水平0.2个点。行业盈利能力回升,但企业两极分化加剧。
(三)创新能力提升。机械行业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433.55亿元,同比增长25.68%,09年新产品产值率为34.56%,比去年同期上升4.3个百分点。09年度通过省名牌认定产品6个。创新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
(四)出口继续回落。机械行业全年出口搬运机械、电动工具、家电、电机、变电设备等产品的交货值为47.8亿元,全年虽然呈现了前低后高、逐月回升的态势,但同比仍下降了4.67%,出口交货值占全年行业产值的10.1%,去年同期下降1.6个点。
(五)用电量同步增长。机械行业全年用电量105558.3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33%,基本与产值增长同步,与行业运行态势基本匹配。
(六)就业同步增加。2009年12底机械行业609家规模以上企业从业平均人数为69436人,净增4717人,同比增长7.32%。与产值、用电量增长速度及行业运行态势基本匹配。
二、行业运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产业首先复苏。在国家拉动内需等系列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我市机械行业电梯、汽配、输变电、农机等部分产业受益明显,在困难重重的2009年仍保持快速增长,有效的拉动机械行业的发展。
1、电梯制造:在国内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建设影响下,保持了快速增长,从龙头企业巨人控股的数据可以看到,产值、销售两个指标全年同比保持了超过60%的增幅,利税增幅超过150%,利润增幅接近200%,同时产销衔接良好、银行贷款和财务成本减少,表明企业现金量充裕、资金流动顺畅,企业运行质量优异。
2、汽配制造:在国家汽车下乡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全国2009年汽车销售超过了1300万辆,天量的销售量拉动了汽车的制造生产,同时也拉动汽车零部的制造生产,我市32家纳入统计汽配制造企业全年完成产值19.74亿元,同比增长40.43%,实现销售17.65亿元,同比增长33.55%,完成利税1.48亿元,同比增长64.68%,其中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72.88%,生产订单饱满、产能发挥充分。
3、输变电设备制造: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影响下,电网节能、智能化改造进程加快,大批高速公路、高铁及铁路电气化改造项目的实施,相关企业产能迅速膨胀,同时我市有如九川等几个相关大项目投产,2009年完成产值43.42亿元,同比增长92.21%,实现销售15.55亿元,同比增长91.75%,完成利税1.77亿元,同比增长75.96%,其中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91.54%。
4、农机制造:三年以来,国家农机购机补贴逐年加大,农机制造行业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星光等3家原来相对较小的农机整机生产企业迅速扩张,2009年8家相关规上企业完成产值5.04亿元,同比增长73.85%,实现销售5.13亿元,同比增长63.98%,完成利税0.45亿元,同比增长86.63%,其中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88.8%。星光农机被评为2009年度成长之星,并跨入市重点骨干企业行列。
(二)两大主导产业分化。电线电缆(包括漆包线)制造和蓄电池制造两个产业自2003年以来一直是机械行业的主导产业,2005年产值占比一度超过60%,随着起重运输、汽配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占比逐年下降,2009年两大主导产业产值为206.27亿元,占比下降至43.58%,行业内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两大主导产业进两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自2007年蓄电池制造的整体规模超过电线电缆以来,两级分化的态势更趋明显。
一是发展速度上的差距。自06年上半年暴涨后铜材价格走势相对平稳,铅、钢铁等金属原材料的价格也相对平稳,大幅影响产品价格起落的因素减少, 07年开始蓄电池产业的发展速度就快于电线电缆,2009年更加明显,蓄电池制造完成产值115.43亿元,同比增长13.13%,电线电缆制造完成90.84亿元,同比下降6.29%,两个主导的规模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是规模扩张空间上的差距。漆包线及大部分低压电缆已被入国家限制类产品,禁止新上项目、新扩产能,因此已没有规模继续扩张的空间,而蓄电池特别是电动车用蓄电池随着电摩国家标准实施的搁置,又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同时长兴蓄电池在行业内比重大,具备导向作用和市场定价权,因此发展空间远大于电线电缆。
三是产品拓展空间上的差距。从目前国家产业政策限制与否的角度来看,电缆的拓展空间只有高压、超高压电缆等产品没有列入限制类,而这些产品的用户只有一个——国家电网,进入这一市场的途径只有参加招标,招标的价格相当低,盈利空间很小,而由于体制的原因为一年一招标一定价,市场风险很大,而且资金回笼周期长;漆包线的拓展空间只有现行国家标准以外规格,也就是0.018以下超细漆包线、3.0以上的超粗漆包线和扁线、铜包铝线、超细线按照目前国内装备水平、铜材纯度及工艺水平没法生产,全部要依赖进口且价格不菲,产品应用领域只有航天等几个高、精领域,用量也不多,粗线的应用领域跟高压电缆的基本相同,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铜包铝线由于材质本身的导电性、发热程度、焊接等方面的限制,应用领域也十分有限。反观蓄电池制造,产品可以向电动汽车,太阳能、风能发电蓄能,船用等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领域拓展,空间巨大。
因此,我市机械行业的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的两极分化是必然的,而且在今后几中会更为明显。
(三)新兴产业扩张不快。从近几年有大项目投入支撑的新兴产业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磨合时间长、主业不突出等各种原因,09年的发展不突出,如有辛子、天马支撑的轴承制造,镭宝机械支撑的大型精密件加工,杭叉等项目支撑的物流设备制造,扩张都不快,在2009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中均没有突出有表现。
(四)人力资源矛盾突显。当前我市机械行业人力培养能力和人力储备与现实需求差距较大,用工需求与培养能力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已成为工业转型乃至全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现有的产业技术工人培养教育机构数量少、规模小。目前,全市只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工程学校、交通学校、长兴技校、德清技校、安吉技校等6家较大的机电工业人才培养教育机构,全市2008年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总量只有1000人左右。据了解,仅三一起重和辛子轴承件建成投产后就分别需要员工5000人和3000人。我市机械行业产业工人储备不足,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求,导致一些新办企业从社会上招聘不到熟练的产业工人,只好以高薪从现有老企业中聘挖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这样一方面大大提高了用工成本,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三、2010年行业运行预判
用温总理的一句话“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是最复杂的一年”,2010年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很复杂。从国内看,2010年国内“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落脚点发生了变化,从2009的“宽松”变为“适度”,年初两次提高准备金率就是很好印证,同时09年的“宽松”带来了10年的通胀压力,从房价和水电费的调价应不难体会到,水电费调价短期内会反映到消费价格上,而高昂的房价则对当地的招商、人才引进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国外看,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虽已阶段性见底,但要消化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09年救市政策的反噬还需时日,估计2010年美元仍以弱势为主,国际经济形势扑朔迷离,全球经济复苏任重而道远。
综上所述,我市机械行业2010年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并高于面上的水平。产值、销售同比增幅高于2009年,盈利水平则会受到一定压缩,利税、利润同比增幅低于2009年。机械行业两大主导产业在主要原材料铅、铜价格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蓄电池制造继续以10%以上增幅平稳增长,电线电缆可能维持低速增长。汽车销售在刺激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和2010年初需求集中爆发,下半年消费将回归理性,将影响汽配产业的生产订单,因此预测汽配产业的全年增幅将回落。农机制造在购机补贴政策的持续作用下,2010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持续,输变电设备制造2010年也将保持快速增长,增幅较09年回落。轴承制造在新投产项目的支撑下,2010年可能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四、对策建议
机械行业具有涉及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密集、附加值高、能源和资源消耗相对较低,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等显著特点,发展机械行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对于提升优化我市的产业结构层次,加速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缩小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市机械行业目前发展状态、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建议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人力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破除发展瓶颈制约。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主要环节,切实解决好“培训投入不够、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两个突出问题,努力建设好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制造人才队伍。一是注重发展技术员工培训教育。依托技工学校、职校及其他社会办学力量,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鼓励企业、中介机构、有关院校和其他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开展定向和岗位培训及适用技术培训。设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基金,重点解决实训装备短缺等问题,不断扩大全市装备制造业人才教育培训规模。积极引导市内职业教育学校有计划地扩大机电专业招生规模,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尽快壮大我市装备制造业技术员工队伍。二是积极引进中、高级技术人才。依照我市现行的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政策,尽快研究制定引进装备制造业各类技术人才的具体办法措施,出台吸引高、中级技师优惠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引进装备制造业急需的技术研发人才,切实解决我市高等院校少、人才培养能力低问题。三是充分调动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性。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尽力为装备制造业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创业和生活环境,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科研潜力。
(二)突出产业招商,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在当前形势下,要实现我市机械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引进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实现借力发展是一条可行的捷径。一是围绕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开展产业招商活动。继续扩大引进,把引进外资和国内外先进技术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效途径。外经贸、招商、科技等有关部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重点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规划目录,有针对性地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前来考察投资。利用国家或省级的行业协会牵线搭桥,或者聘请境外行业技术权威担任引资、引技、引才的顾问,提高我市装备制造业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二是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导有实力、有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采取合资合作、联合设计开发等形式,与国内外的大公司、大商社特别大型央企业进行广泛交流,借助其资本、技术、人才等各方面优势,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竞争力。鼓励技术领先、实力较强的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和贸易机构,开展投资和承包工程业务。
(三)加快推进大平台、大项目建设。要实现机械行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有集约、高起点的发展平台,更需要带动作用在的大企业、大项目。一是突破限制,推进大平台建设。把握十大中心镇建设的契机,重点突破属地管理的限制,探索新的乡镇考核体制,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加大园区基础建设投入,高起点、高标准、高集约规划,加快南太湖特色新兴产业带、临港装备制造业带、临沪工业区等大平台的建设。二是创新机制,抓好大项目推进。进一步完善项目协调机制,可多采用现场办、集中办公等工作方式缩短审批时间和项目建设时间,快推进、早投产。对于投资大、拉动大、技术高的,特别是如三一装备、齐二重工等可以决定我市机械工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大好高项目的推进可由一把手亲自协调。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