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技术发展 >> 首届“华中数控杯”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在京...
×

首届“华中数控杯”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在京启动

2021-08-24 14:03阅读数:986

      “举办大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带动行业,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推动质量提升为重点,凝聚行业各方力量,为选树先进质量解决方案和机械好产品搭建平台;为宣传推介和开拓高端市场、满足高品质需求搭建平台;为促进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推动、齐抓共管的质量品牌工作机制搭建平台;为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做出努力。” 8月18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浙江温岭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华中数控杯”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在京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用上面简短的话语总结了举办大赛的目的和意义,他认为,此次大赛是一次顺应时代要求践行质量提升行动的有益尝试,也是以新发展理念推进质量品牌建设的实际举措。
      据介绍,大赛以“新时代、新思维、高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联合各方力量,搭建政府指导、行业服务、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机械工业质量创新平台,推选出一批技术先进、一致性好、可靠性水平高、产品适应性强的自主创新优质产品和优质企业,进行宣传推广和推荐,满足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推动行业质量提升,尽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赛对象包括机械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大赛采取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或产业集群、国机集团组织申报推荐与参赛单位自行申报两种方式;从现在至10月,是大赛的申报、初赛、决赛阶段;11月下旬将举办颁奖盛典及产品质量创新峰会、展示等活动。
  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表示,大赛重点是要对有关质量创新项目的解决方案、在研发、检验、验证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质量创新取得成果的产品水平及市场满意度等方面进行遴选,这是推动质量提升的一次有益尝试。
  
                                借助大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质赋能
 
  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讲话。 
  王瑞祥在讲话时指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领域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特别是产品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为应对新的风险挑战,党中央做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把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王瑞祥希望借举办大赛的机会,推动行业质量提升。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紧迫感责任感。要看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博弈中,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取决于自身实体经济及制造业的综合实力,取决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水平能力,取决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竞争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坚持优质发展、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不动摇;二是要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为打好“两化”攻坚战提供坚实支撑。要充分发挥标杆企业的引领作用,发挥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专业特色和产业集群的品牌优势,加强协同攻关,加快补齐短板,促进产业链补链强链。要大力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高端供给的质量水平与产品溢价能力,提高产品标准的国际话语权,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三是要大力激发质量创新活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质赋能。要鼓励和爱护质量创新的积极性,充分运用国家政策和行业质量创新大赛的服务平台,在政府部门指导支持下,选树行业质量创新的好思路、好方案、好产品,加强交流合作,加强宣传推介,开拓创新市场,营造重质量、重品牌、重诚信的行业氛围,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赋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刘多讲话。  
      据了解,大赛已被工信部列入质量品牌建设工作年度计划,而工信部一直以来就特别重视制造业的质量进步和品牌建设工作。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刘多介绍,在质量品牌方面,工信部通过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加强重点领域质量提升、开展品牌培育等措施的综合运用,推动企业开发品种、提升品质、创建品牌、改善服务,深入开展了质量标杆、质量分级评价、工业企业品牌培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等质量提升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制造业质量进步和品牌建设。

  刘多也对如何更好的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制造业企业要拥有国际视野,不断加强多维度创新,提升企业整体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要不断夯实机械行业质量技术和工艺基础。要特别重视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总体设计和可靠性强化试验,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等领域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提高产品质量及可靠性。三是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指导和激励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运用先进适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质量工程技术;提升可靠性设计、精益生产、质量信息追溯等能力。四是要强化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支持专业机构积极开展质量诊断等技术服务,提升企业质量效益。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