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技术发展 >> 鄞州加快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

鄞州加快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2019-08-08 14:28阅读数:3830

产业创新是推动鄞州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如何整合创新资源要素,营造高层次产业创新生态?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鄞州区亮出的关键一招。自2018年启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工作以来,该区联动“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大要素,聚力打造更有活力和优势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鄞州区加快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目前成效初步显现:创新服务机构不断集聚,一批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迎刃而解,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在补链、强链、育链、延链上下功夫,力促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人才链、金融链、服务链“六链融合”,该区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创新资源集聚、打造更优的区域创新生态。在探索和实践中,鄞州区综合体建设正从全面启动、重点突破,向整体推进、全面发力迈进。

优质资源聚集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综合体建设要进一步突出‘创新’和‘服务’功能,为我区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鄞州区科技局负责人道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最大特点。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区除了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还有一大批中小微企业,这些中小微企业面临创新能力不够、技术水平偏低、融资难融资贵、人才引进困难、市场开拓缓慢等瓶颈,迫切需要系统集成的创新公共服务。”该负责人说。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集聚整合产业创新要素,促进政府、企业、高校院所、金融和中介机构紧密合作,逐步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去年9月,鄞州区成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起草《鄞州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方案(草案)》,全力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该区科技局将此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把具体工作任务化、清单化,落实到每一个月、每一个综合体建设上。

“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短短一年里,鄞州区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已初具规模。“微系统”入选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云裳谷”入选2018年宁波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名单,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选培育名单,另有围绕绿色智能铸造产业、智能家电产业、激光与光电子应用产业的3家综合体正在积极建设中。

“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目标,就是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创新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该区科技局负责人表示。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核心,鄞州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探索出龙头企业+、平台+、多元协同等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

有“龙头企业带动式”的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斐戈集团的云裳谷时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整合服装全产业链创新资源,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设计创意、技术研发、营销管理、金融支持、风险投资等服务,提升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

有“公共平台提升式”的浙江省微系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放眼新兴产业,以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为依托,完善引进及补全产业链,配套相关产业基金、控股平台,为鄞州区数字经济持续领跑注入强劲“芯”动力。

有“多元主体协同模式”的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背靠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有限公司,联动“多平台”汽车零部件创新服务资源,提供全链条服务,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战略先导地位和基础作用。

当前,创新发展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的竞争发展到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竞争。鄞州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体制机制明确、物理空间清晰,力撑该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公共平台提升 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地

作为鄞州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主阵地”和“桥头堡”,浙江省微系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不断加速引进龙头企业,推动行业企业及高端人才集聚。目前“微系统”共引进集成电路企业50余家,包括由中芯国际和国家大基金联合投资打造的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装备改造中心——盛吉盛(宁波)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安全芯片设计企业——宁波安盾微电子有限公司。

为了打破资源分割,让产业、环境、人才等元素同频共振,“微系统”还引进产业配套基金、控股平台等20余家,服务现有微电子企业100余家。目前,累计实现产业集群产值超9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5.8%,聚集高新技术企业42家、规上企业141家,年度新增发明专利70余项。

成绩离不开微系统内“明星”企业的助力。2016年第一家落户园区的“安盾微电子”,凭借自主研发设计的安全防伪芯片等产品,去年销售额突破4亿元。“隔空智能”的手势识别雷达芯片,应用在智能马桶、智能垃圾桶中,市场前景广阔。“预计两年后,园区的产值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浙江省微系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产品发展中心经理任梁说。

该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微系统”是鄞州区乃至整个宁波市集成电路行业的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自成立以来,整合现有市区各级产业服务资源,并与国内优质行业机构合作,为鄞州区乃至整个宁波市提供完整的产业导入及特色技术支撑服务,在短短时间内,在建平台、创氛围、引产业、促转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原有3.2万平方米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业园基础上,“微系统”正在新规划三家小微产业园,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其中,位于云龙的小微园已经启动建设规划,预备打造集成电路产业装备模组企业集聚高地。”任梁说。

在资本平台方面,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已完成出资项目4个,共投资超1亿元。带动国家大基金支持宁波集成电路企业投资6500万元。开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共为43家企业提供8030万元的贷款保障。

为营造良好的产业创新氛围,“微系统”还大力承接国家级各类赛事,完善产业上下游对接,协同区政府及宁波微电子创新产业园组织开展各类大型产业各类交流对接活动20余次,总交易额破亿元。同时今年还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集成电路“创业之芯”大赛宁波分赛,不少优质项目脱颖而出。

龙头企业带动 再造纺织服装产业良性生态

走进宁波市纺织服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云裳谷”,扑面而来一股时尚气息。“我们的共享会议室、路演区、洽谈区、拍摄棚、展厅和外贸公共服务分中心,几乎每天有机构或团队前来使用,经常处于饱和状态。”“云裳谷”负责人介绍说。

为扩大发展空间,今年“云裳谷”的“改扩建”面积将达到1.8万平方米,包括现有的三层办公楼加高一层,新建1.1万平方米办公空间,届时将能容纳150家小微企业入驻办公。

高人气正是该综合体发展蒸蒸日上的写照。自去年12月运营以来,“云裳谷”集聚设计、研发、专业服务和市场营销等类别企业和机构超过48家,签约科技、人才和金融等服务机构30余家。形成市级以上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6家,服务企业数达到2500家。高端纺织服装的设计、营销、服务团队逐步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汇聚……纺织服装综合体充满了活力。

“云裳谷”让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用服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去年,“云裳谷”开辟创意设计师(团队)孵化专门空间,引进了国外8名海外设计师。并先后与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法国昂热大学、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和宁波市博士联合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了有20余位宁波精英企业家(其中有7名上市公司董事长)组成的创业创新导师团。

宁波鄞州可源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邱宇表示,自去年入驻“云裳谷”以来,这家主营服饰、印花加工、印花体验活动的企业,不但能在园区里找到资深设计师,在服装打样、销售等环节也可以找到满意的合作商,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成衣质量标准也比以前高出不少。依托综合体的多维服务,邱宇的产品订单量提升显著。

去年,“云裳谷”实现产业集群营业收入118.76亿元(规上),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县(区、市)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7.61%,产业集群的研发人员达到420人,规上企业达127家。

此外,依托区高知会全面覆盖全区纺织服装企业,“云裳谷”与专利事务所签订合作协议,重点梳理行业知识产权积淀情况,并适时开展企业商标、品牌、款式设计和专利等知识产权服务。

多元主体协同 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攀高

受进口关税调整、下游原料上涨、上游整车销量下滑等因素影响,汽车零部件市场也深陷增速放缓漩涡。如何走出迷雾抵御风险?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迫在眉睫。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力助企业转型攀高。

汽车零部件综合体的建设者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有限公司,拥有长三角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检测领域范围最广的实验室,作为国家汽车零部件重点实验室,该综合体正在“牵手”鄞州区汽车零部件国际商会,共建检测中心、研发中心、数据中心、培训中心、金融中心以及知识产权中心等六大中心。

“下半年计划采购的检测设备价值在1000万元左右,在提供产品检测服务的同时,提升本地检测实验室的整体水平,提高本地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整体质量。”综合体负责人表示。

同时,双方还在打造面向汽车零部件服务的开放性线上云平台,将有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培训服务。

据介绍,汽车零部件综合体与鄞州汽车零部件国际商会、鄞州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协会、鄞州科技大市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金融硅谷以及诺丁汉创新设计实验室等单位/机构进行联动,邀请其入驻平台。当企业需要服务时,可通过平台获得对应服务。此外,企业也可找到区域内对应的零部件生产厂商,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查找到该企业。

坚持线下线上齐发力,汽车零部件综合体还以 1.25万平方米的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有限公司为载体,搭建汽车零部件产业文化展示区、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培训中心,通过联合高校、企业实验室、研究院等机构,辐射和带动汽车行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和研发机构的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离不开人才。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有限公司依托母体优势,集聚中汽中心专家与智囊团资源,结合本地专家库、合作院所、科研机构等专家学者,组成“智库”,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提供咨询,并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及时纠偏。

(新闻来源: 宁波市科技局)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