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标准对于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的作用。浙江省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算力资源,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中具备领先优势。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548亿元,占GDP比重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4.5%。数字经济正在推动浙江经济发展形成动力转换、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
10月14日,是第50届“世界标准日”,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与之江实验室联合主办的数字经济标准创新论坛在杭州举行。本次论坛以“标准引领数字经济走向未来”为主题,来自浙江省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市市场监管局、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集团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专家学者、浙江省数字经济领域领军企业代表等,围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和标准化战略等内容展开交流,充分探讨了标准化工作在促进浙江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之江实验室标准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标准化是数字经济的战略性支撑。论坛上,浙江省数字经济标准创新联盟授牌筹建,之江实验室标准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浙江省数字经济标准创新联盟由之江实验室牵头发起,阿里巴巴集团、浙江大学、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和浙江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参与筹办,旨在全面贯彻落实“数字浙江”建设部署,加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加快数字经济领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及推广,争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重大载体,助力浙江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之江实验室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新成立的之江实验室标准化研究中心将将围绕之江实验室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网络、智能系统四大科研方向开展标准化研究,并以标准化为基础,统筹建设运行实验室的计量、合格评定、检验检测等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相关学科。”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表示,接下来,之江实验室还将在标准化工作中积极对接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需求,突出数字经济衍生的新领域,拓宽数字产业提质增速的新通道,服务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搭好服务平台,加强交流合作,提升支撑能力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我省以高标准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前布局“智能+”时代
浙江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发源地和领跑者,也是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集聚区,浙江省充分发挥标准在引领、规范和支撑电商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标准化推动电子商务为龙头的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阿里巴巴、网易严选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的蓬勃发展,全国90%以上网络零售和70%以上B2B交易是在浙江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完成的。
标准如何助力数字经济发展?论坛上,阿里巴巴标准化部研究员周升和结合阿里巴巴实践展开分析。“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新一轮三浪叠加的到来,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未来的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新动能,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必将掀起新一轮新经济的热潮。”周升和建议,对于浙江而言,可以发挥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领域的先发优势,推动优势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强化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
企业标准的水平和质量如何提升?智能制造如何发展?“智能经济关键领域的标准前置非常重要。”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健看来,首先是围绕智能经济运行的从最基础的通信技术到应用落地的“新基建”,开展关键领域的标准研制。“比如,在实现智能经济通讯技术支撑的通信层,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5G和NB-IOT方面处于全球领先的优势,积极开展5G、NB-IOT等技术标准的抢跑;在处于智能经济数据处理核心的算法层,集中式算法即深度学习的软件框架及工具集技术标准、分布式算法即共识算法的区块链等技术标准;以及保障智能经济顺利运行的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核心关键技术标准。”
与此同时,围绕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的竞争正成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乃至第四次工业革命竞争的焦点。“另一方面要争取人工智能标准话语权。”董健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标准化工作仍在起步过程中,尚未形成完善的标准体系,我国基本与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存在快速突破的机会窗口。而浙江具备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基础,人工智能产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智能产业区域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数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广东,人工智能领域基本覆盖了从核心技术及产业、智能终端制造、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只要瞄准机会,快速布局,完全有可能抢占标准创新的制高点。
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还发布了《浙江省数字经济标准化现状与展望》研究报告。(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2019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