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市区之一,近年来,“外资特长生”平湖正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一条“外资+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之路愈发清晰。今年1月至8月,平湖全市制造业外资项目实到外资2.58亿美元,占全市实到外资的82.47%;同时,高技术产业实到外资占比达78.7%,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平湖紧盯全球行业龙头企业,招引一个大企业,壮大一个产业,进而打造一个集群。最典型的莫过于日资企业津上精密,目前其核心产品精密自动车床占据国内走心机数控机床5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去年公司创下落地平湖以来最好成绩的基础上,上半年同比增长22%。”津上精密有关负责人说,这一结果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公司与本地五金机械企业的珠联璧合。目前,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围绕津上精密,一大批优质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成长起来,形成“半小时”配套圈,机床产品零部件三分之二可实现本地配套。正因为此,津上精密自2003年落户平湖以来,已先后10次增资,深深扎下根来。
这样的“龙头企业效应”不只在机床产业。在平湖独山港区,2018年已布局平湖的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巴斯夫,今年初又联合另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贺利氏,投资了项目总额7500万美元的铂族贵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龙头企业扎根,独山新材料产业已集聚项目32个,其中,外资项目占比接近五成,产业集群渐成气候。
截至目前,平湖共引进世界500强投资企业(项目)40余家,已培育出汽车、高端机床、新材料等3条主导产业链。
产业“串珠成链”后,平湖紧盯主导产业链补链强链。就在9月下旬,总投资25亿元的日本电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旗舰工厂正式动工建设,计划明年10月投产。“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实现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关键零部件的平湖本土化生产,大大提升平湖的产业链发展水平。”平湖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上半年,平湖先后克服三轮疫情影响,通过“云招商”成功签约世界500强、国际行业领先企业及超亿美元项目7个,均为产业链补链强链项目。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