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EMF2024——“技能出海 产教同行”专题论坛在渝成功举办,这不仅是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产业、企业、院校各界共谋发展、携手并进的重要平台。此次论坛围绕“技能出海 产教同行”的主题,深入探索推进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培养评价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旨在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论坛汇聚了国内外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院校教师。他们通过精彩的演讲、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共同为技能出海、产教同行建言献策。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原司长刘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于清笈,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静,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社长缪立进等领导出席本次会议。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静代表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致欢迎词。李奇副会长为论坛致辞,他提出培养企业在海外生产、经营中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是“走出去”企业图谋海外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帮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共建的现实需求。而职业技能培训与评价作为对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人才培养途径,“出海”也就成为时代浪潮下的必由之路。
刘康副会长指出,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关键基础性产业,在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安全等诸多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中国机械装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扎根落地,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他强调,各相关企业和院校应深刻领悟并抓住“技能出海 产教同行”项目所蕴含的深意和机遇,共同探索契合国际需求、共建共享且合作共赢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方法,为实现利己达人益天下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努力。
于清笈常委代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向全行业、企业、院校发布《机械行业“技能出海”倡议书》,倡导加强品牌建设,树立国际品牌风貌;提升技能实力,支撑产业升级;深化国际合作,力求共赢发展。我们将集合众智,拓宽国际人才培养与评价途径,共谋互利共赢新局面。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社长缪立进发布了《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官方在线学习平台——“天工讲堂”国际版》。本次论坛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人才评价中心副主任孙颐主持。
欧中企业与教育联合会会长莫纳尔·约瑟夫·费伦茨一行,埃塞俄比亚韩士兰博士一行以及越南河内矿业与地质大学公共关系与合作事务部副主任阮金钟一行的到来无疑为论坛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带来了各自国家与地区在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与独到见解,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与启示。
在论坛期间,与会嘉宾不仅领略了教育界与产业界的精英风采,还见证了多个技能出海项目的启动、发布和签约仪式。此外,还促成了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与越南河内矿业与地质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为两校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徐工集团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副院长苏源和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院长程鹏,就“走出去”国际化发展战略与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进行了深入分享。此外,项目办公室主任、北京企学研教育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何勇,以及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数字资源创作中心主任谢欣新,为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机械工业“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评价项目内容和官方学习平台“天工讲堂”国际版的功能与特点。
会议的高潮部分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圆桌论坛,邀请了来自匈牙利、埃塞俄比亚、越南的代表,以及企业代表、院校代表、地方代表和行业代表共同参与。他们围绕“技能出海 产教同行”的主题,就各自国内、国际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此次论坛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更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会嘉宾纷纷表示,通过论坛的交流与探讨,他们对技能出海的紧迫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前景充满了信心。
EMF2024——“技能出海 产教同行”专题论坛的圆满落幕,标志着我国装备制造业技能出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推动项目走深走实,为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