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 聚焦双链融合共筑发展新生态...
×

聚焦双链融合共筑发展新生态

2024-12-12 10:31阅读数:459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逆全球化趋势相互交织的复杂背景之下,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义。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论坛以“协同共生,共筑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新生态”为主题,契合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机械与钢铁工业的各方精英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协同推动产业链升级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逆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秘书长宋晓刚在致辞中指出这一现状,并着重强调了加强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要以确保产业安全为首要目标。他指出,无论是机械行业、钢铁行业还是其他关键领域,众多龙头企业已经率先行动起来,通过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完备且高效的产业链体系。以徐工集团为例,该企业积极践行“同盟军共进退”的理念,不仅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成功引领了全国乃至全球4000多家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了一个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链。此外,国机集团、中国移动等也在各自的领域内,通过大力推进产业链建设以及优化产业生态,为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此,宋晓刚提出了几点期望:一是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鼓励企业打破壁垒、共享资源,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二是深化供应链合作与优化,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协同关系;三是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把握数字经济的机遇;四是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构建与重组,推动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向世界。

  双支柱产业共融发展

  钢铁工业与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性产业,其联动性尤为重要。钢铁工业作为“工业的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而机械工业则是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石,两者在产业链上紧密相连,相互依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任李煜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每一步都凝聚着中国钢铁人的汗水与智慧。

  在谈到当前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时,李煜表示,中国钢铁工业正在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坚定不移地走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转型之路。在高端化方面,中国钢铁工业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攻克技术难关,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由跟跑向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在智能化方面,中国钢铁工业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数字蝶变”的机遇,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钢铁产业的深度融合,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智能化水平均显著提升,展现了坚定步伐。在绿色化方面,中国钢铁工业保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能源结构、工艺结构和材料技术,致力于实现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引领世界钢铁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李煜呼吁两个产业继续加强协同创新,共同打造产业链高质量融通发展的新模式,不仅要求企业间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还强调了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深化协同和优化布局,确保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与高效运行。

  协同破局融合前行

  2024年,尽管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都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但也在不断努力适应市场变化,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与信息工作部主任李晓佳和上海钢联板带首席分析师曹建勇分别就机械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市场情况发表了见解。两位专家均指出,当前两个行业都面临着市场需求不旺盛的问题。此外,两者也都面临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李晓佳指出机械产品已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目标,出口市场承压,明年的外贸形势可能很严峻;曹建勇则提到,中美之间的博弈对全球市场格局产生影响,汇率波动等因素也给钢铁市场带来不确定性。然而,两者在具体问题和应对策略上也存在差异,如机械工业面临应收账款回收难等问题,而钢铁工业则更关注生产过剩和利润空间的压缩。这就更加凸显了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加强合作与交流,才能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我国加快建设钢铁强国、机械强国与制造强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结束语

  产业链与供应链深度融合对推动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差异化竞争策略和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具有深远影响。这种融合不仅显著优化了制造业的供给结构,还通过服务创新等多维度手段,激发了制造业的创新潜能和活力。此次论坛不仅呈现了中国机械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发展成就与未来蓝图,更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新颖视角与实践路径。在各界力量的携手努力下,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未来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   来源:EMF2024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