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并且明确科技创新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近年来,海盐积极探索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我县产业升级、产品迭代。1-9月,海盐县实现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4.76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77.5%,列全市第一。
一是建立长三角创新协作机制。积极开展接轨上海工作,建立海盐国际(上海)创新中心,承接上海溢出人才科技项目,积极与上海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各类科技合作。建立科技招商统筹协调、任务分解、督查通报和考核激励机制,将科技型企业、创新型载体和资源的引进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今年以来,已引进浙江求是数理医学研究院项目、浙江智丹科技有限公司的癌症诊断与治疗的同位素药物项目等科创项目。
二是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以“一企一策”、入户指导、宣传培训等措施,分层分类开展科创企业精准培育,1-9月,海盐县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31家,高新技术企业拟申报73家。强化企业核心技术攻关,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造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扶持政策,明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比例。截至8月,企业共上报研发费用合计15.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56.96%,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三是探索创新平台培育机制。出台《海盐县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明确围绕高端紧固件、高端装备制造、智能集成家居等六大产业链,加快建立各产业领域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对企业的指导与服务。今年以来,紧固件产业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稳步运行,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技术交流等服务;集成智能家居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力争年内列入省级创建名单;核电关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力争年内列入市级创建名单。
(来源:海盐县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