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形势因素影响,在外需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今年初以来,嘉兴通过落实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加大外贸出口扶持力度,加强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了积极成效。
据嘉兴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嘉兴进出口总值为1526.3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同比增长8.2%,增速列全省第二位;进口同比下降3.7%。同期,浙江省进出口总值43210.1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出口12971.7亿元,同比增长2.7%;进口3238.4亿元,同比下降0.9%。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
对东盟出口增长较快
从嘉兴出口产品结构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猛,机电、纺织服装出口增长平稳。前三季度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产品中,太阳能电池出口1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4%;机电产品中,灯具、照明装置及零件出口2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8.4%。
从主要出口市场看,嘉兴对东盟出口增长较快,对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分别出口304.3亿元、268.8亿元、95.6亿元和9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0.9%、2%和21%。
民营企业出口呈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嘉兴民营企业出口643.9亿元,同比增长10%,其出口值占我市出口总值的55.9%。同期,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出口441.9亿元和6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7%和6.9%。
前三季度,嘉兴一般贸易出口933.9亿元,同比增长8.4%,占同期嘉兴出口总值的81.1%。同期,加工贸易出口203.9亿元,同比增长1%。值得关注的是,9月我市加工贸易出口22.4亿元,同比增长2.7%,而同期一般贸易出口103.2亿元,同比下降0.4%。
1至9月,嘉兴各县(市、区)出口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海宁和桐乡出口同比增幅较大,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新业态成外贸增长新动力
近年来,在外需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嘉兴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传统产业优势得以巩固,新兴产业迎头赶上,浙商回归、“机器换人”、“两化”融合、招商引资等工作均处于全省前列。同时,企业勇于创新,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成为我市外贸增长的新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嘉兴出口增速高于全省平均5.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二位。
据嘉兴海关分析,今年嘉兴外贸出口整体保持平稳,第四季度仍面临挑战。9月浙江省(除宁波)外贸出口先导指数出口经理人指数为36.6,结束了此前的连升势头,较8月下滑0.77,尤其是出口订单指数回落至35.15,较8月下滑1.86。
从积极因素看,人民币“入篮”将有利于扩大出口。从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开始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货币,具有直接计价支付储存的功能。近期,受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升温与英国脱欧进程确定引发英镑闪崩的双重影响,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中间价跌破6.7。“对于我市进出口贸易而言,企业如果直接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支付,可以减少汇兑费用,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提高外向型经济的运行效率。”嘉兴海关相关负责人称,人民币持续贬值短期内将利好外贸出口,尤其是对于劳动密集型等低附加值出口行业,有助于外贸企业争取外贸订单,扩大市场份额。
嘉兴海关相关负责人建议,嘉兴要积极抓住G20和B20的契机,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宣传推介我市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国际知名企业投资。同时加强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跨境电商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增长新业态、新动力的培育,使其规范发展,结合块状经济、特色小镇发展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引进技术先进、对产业转型具有较强示范效应和带动能力的外资项目。另外,我市要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产业链和产品结构,着力推动加工贸易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升级,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南湖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