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进展情况[1]
为响应联合国、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的需求,经ISO/TMB批准ISO/TC 268于2012年2月23日成立,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标准、评价标准,及相应的工具、指南和技术方法等。截至2019年11月底,ISO/TC 268共有71个成员国,其中46个P成员、25个O成员;ISO/TC 268/SC 1共有40个成员国,其中27个P成员、23个O成员。目前,ISO/TC 268共组建4个WG、3个TG、1个CAG,下设SC1(包括5个WG和2个TG),其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ISO/TC 268组织结构
截至2019年12月底,ISO/TC 268各工作组和SC1累计发布国际标准18项,在研国际标准18项(包括修订1项),与ISO/CASCO合作研制国际标准1项,包括城市可持续发展术语、框架、管理体系及其实施指南、评价体系等,见表1:
表1 ISO/TC 268发布和在研国际标准
序号 |
标准名称 |
1 |
ISO 37101:2016 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2 |
ISO/IEC AWI TS 17021-8:2019 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机构的要求 第八部分:可持续城市管理体系审核认证能力要求 |
3 |
ISO 37104:2019 城市可持续发展——ISO 37101本地实施指南 |
4 |
ISO/AWI 37108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商务区——ISO37101本地实施指南 |
5 |
ISO/WD 37109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满足ISO 37101框架原则的城市开发商实施指南 |
6 |
ISO 37120:2018 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指标 |
7 |
ISO/TR 37121:2017 城市可持续发展——现有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回顾 |
8 |
ISO 37122:2019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指标 |
9 |
ISO 37123:2019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城市恢复力指标 |
10 |
ISO 37100:2016 城市可持续发展——术语 |
11 |
ISO/FDIS 37105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城市和社区的描述性框架 |
12 |
持续发展——构建智慧城市战略指南 |
13 |
ISO/TS 37107:2019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智慧城市成熟度框架 |
14 |
ISO/WD 37110 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开放数据管理指南——第1部分:回顾和基本原则 |
15 |
ISO/TR 37150:2014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现有评价活动的回顾 |
16 |
ISO/TS 37151:2015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绩效评价的原则和要求 |
17 |
ISO 37153:2017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绩效和一体化成熟度模型 |
18 |
ISO/TR 37152:2016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运营框架 |
19 |
ISO/FDIS 37155-1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集成和运营框架——第一部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生命周期内各方面相互关系的机遇和挑战 |
20 |
ISO/CD 37155-2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集成和运营框架——第二部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整体开发、运营和维护策略 |
21 |
ISO 37154: 2017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最佳交通实践指南 |
22 |
ISO 37157:2018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紧凑型城市智慧交通 |
23 |
ISO 37158:2019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电池驱动公交系统 |
24 |
ISO 37159: 2019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区域间和郊区快速智慧交通 |
25 |
ISO/FDIS 37161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交通服务智能交通节能消费指南 |
26 |
ISO/FDIS 37162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新城镇智慧交通 |
27 |
ISO/DIS 37163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停车场设置指南 |
28 |
ISO/CD 37164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使用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的智能交通 |
29 |
ISO/DIS 37165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交通中的无现金支付及其相关服务指南 |
30 |
ISO/AWI 37167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节能慢速智能交通 |
31 |
ISO/WD 37168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联网自动电动汽车(eCAVs)提供自动穿梭服务的智能交通指南 |
32 |
ISO/WD 37169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间直通车智能交通 |
33 |
ISO/FDIS 37156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与共享案例 |
34 |
ISO/AWI 37166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规划的多数据来源城市数据集成规范 |
35 |
ISO/WD 37170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基于数字技术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数字框架 |
36 |
ISO/FDIS 37160 智慧电力基础设施——热力发电站质量评价方法和运营维护要求 |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的趋势判断
ISO/TC 268成立以来,成员国快速增长,从2012年成立之初的26个成员国(11个P成员、15个O成员)增加到2019年的71个成员国。ISO/TC268的国际标准研制步伐不断加快,除2011年加拿大提出ISO 37120,2012年法国提出ISO 37101、日本提出ISO 37151之外,越来越多国家都基于本国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出国际标准提案,如2015年英国提出了ISO 37100,2016年中国、法国和德国联合提出ISO 37104、美国提出了ISO 37105,2018年韩国提出了ISO 37110。基于上述变化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依据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体现了全人类对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愿景。2015年9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169个子目标和232项指标,强调平衡的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领域的发展[2]。ISO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提出所有ISO标准必须明确其响应和支持的可持续发展目标,ISO明确表示ISO的22000余项国际标准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的实现。ISO在新国际标准立项申请表FORM4中明确要求国际标准提案方选择对应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16年6月13日,经过ISO/TMB批准ISO/TC268由“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ommunities”更名为“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工作范围也更新为“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标准化工作范围为:“研究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智慧、韧性等方面)的要求、框架、指南、支持技术和工具,以帮助所有城市和社区(城市和农村)及其利益相关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加的注释明确ISO/TC268标准化工作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3]。因此,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所有工作的依据。
2. 城市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标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体系的核心
由于ISO/TC 268最早的三项国际标准:ISO 37101、ISO 37120和ISO 37151分别由法国、加拿大、日本在2011年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三项国际标准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基础有较大差异。ISO 37120于2014年发布、ISO 37151于2015年发布、ISO37101于2016年发布后,为增强各利益相关方对上述标准关系的理解,促进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2016年6月29日,ISO/TC268在第五次全会及工作组会议期间组织召开了联合工作组会议,讨论ISO/TC268国际标准的关系图。通过反复讨论,各国专家达成一致意见,即以ISO 37101为核心,其它标准在ISO37101所其提出的策划-实施-检查-行动(PDCA)流程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截至2019年11月底,ISO/TC 268已经发布和正在研制33项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都是在PDCA流程中发挥作用,如图2所示:
图2 ISO/TC 268标准的关系
3.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中的难点
从图2中可以看出ISO 37120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的指标》、ISO 37122《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智慧城市指标》、ISO 37123《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韧性城市指标》三项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在P阶段和C阶段发挥作用,P阶段可帮助利益相关方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状,C阶段则评估可持续发展进展情况,为下一阶段开展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在ISO/TC268/WG2研制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治理、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中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看法差异较大,在全球范围内指标达成一致难度较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系列标准研制难度大体现在研制时间上。上述三项标准的平均研制周期4年以上,也比其他标准长。如ISO 37120,2011年6月立项,2014年5月发布第一版,2015年6月启动修订工作,2018年7月发布第二版;ISO 37122,2015年5月立项,2019年5月发布;ISO 37123,2016年5月立项,截至2019年12月发布。
4. 智慧、韧性、福祉等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的拓展方向
在ISO/TC 268成立之初,各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社会福祉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讨。2014年——2016年,ISO/TC 268相关工作组组织多次联合工作组会议,通过深入讨论就可持续发展和智慧、韧性、绿色等的关系达成一致,即“可持续发展”是ISO/TC 268工作的核心和目标,“智慧”、“韧性”、“绿色”等都是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因此开展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城市福祉等标准制定实施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4]。随着ISO/TC 268各工作组国际标准研制工作的深入,ISO/TC 268/WG2研制了ISO 37122智慧城市评价、ISO 37123韧性城市评价,ISO/TC268/WG4研制了ISO 37106智慧城市运行模型指南、ISO37107智慧城市成熟度模型,ISO/TC 268/SC1研制了一系列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国际标准。相信随着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研制工作的深入,会有更多的涉及“智慧”、“韧性”等可持续发展特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的国际标准出现。
5. 城市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的趋势
考虑到ISO/TC 268的71个成员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各个国家在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差异较大。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管理、原则、指南等制定国际标准难度较小,对某一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制定国际标准难度较大。因此,就ISO37101提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12个具体领域,提出最佳实践案例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研制工作的趋势,ISO/TC 268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2016年,ISO/TC 268/SC1组建AHG2智慧交通,并开始研制ISO 37154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最佳交通实践指南。ISO/TC 268/SC1/AHG2随后更名为ISO/TC 268/SC1/WG3智慧交通,开展了包括紧凑型城市智慧交通、电池驱动公交系统、新城镇智慧交通、停车场等国际标准研制工作。
三、 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国际标准提案方向建议
2012年以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国标委的支持下组织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对口ISO/TC 268。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新兴领域,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同时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化工作。与国际、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工作并不存在明显差距,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情况,我们积极将“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写入国际标准中。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截至2019年11月底,中国承担了ISO/TC 268/SC1副主席、3个WG/TG召集人,主导制定国际标准2项、主导在研国际标准8项,占ISO/TC 268已发布和在研国际标准(33项)的27.78%,中国已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力量[5]。
为更好地对口ISO/TC 268,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框架
根据ISO/TC 268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化进展情况,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框架,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杨锋博士曾在2017年10月ISO/TC 268墨西哥工作组会议期间提出了未来ISO/TC 268国际标准研究的方向。经过两年的实践,其提出的方向基本得到了验证,已有2项中国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获得立项。因此,中国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基于中国实践提出相应国际标准提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为国际标准化做更多贡献。
1. 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专业门类
根据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框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专业门类包括:城市群、城市、区(县)、乡镇村,以及城市下属的社区(居住区)、工业园区、商务区、校园区、港口区等。针对每一种分类经过深入分析都能提出国际标准提案。基于上述分析,中法两国联合在ISO/TC 268 中提出了ISO/AWI 37108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商务区——ISO37101本地实施指南,中国提出的可持续城市和社区——中小城市ISO37101实施指南也通过了预立项投票。下一阶段,可从城市群、资源型城市、城市的新建城区或建成区更新,以及居住区、工业园区、港口区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的实施指南和评价指标。以资源型城市为例,可根据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针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如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评价,以及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最佳实践提出国际标准提案。
2. 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专业内容
城市可持续发展专业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治理和基础设施六部分,对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基于中国实践提出国际标准提案。如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目标“消除贫困”,就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和农村地区“消除贫困”的实践提出指南和最佳实践国际标准提案。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将于2019年底前向SC1提出“智慧地下管廊运营维护管理”的国际标准提案;下一阶段,可在SC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范围内,根据城市的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供水、综合管廊、ICT等提出具体的管理指南和最佳实践国际标准提案。
3. 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方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等,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因此需要针对各利益相关方提出指南以帮助他们了解、支持、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目前,已经有针对地方政府的ISO 9001:2008实施指南,ISO/TC 268正在研制针对城市开发商的ISO/WD 37109,还缺少针对城市居民的指南。因此,可在现有国家标准研制计划《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居民指南》基础上提出新国际标准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