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标准强国的时代责任...
×

标准强国的时代责任

2020-10-10 15:10阅读数:1823

标准强国是新时代标准化工作的愿景,也是我国标准化工作者坚持奋进、努力担当、创新作为的目标。标准强国要求我们将标准化工作实践统一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奋进征程中。

一、标准强国,在于用高标准国际标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科学揭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阶段性历史特征,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同时,中央进一步明确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具体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标准的质量基础地位作用的成熟认识和把握。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要求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党和国家对雄安新区建设提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突出标准化的质量基础作用,对标准化提出了很多的具体要求,体现了以党中央对标准化的高瞻远瞩和坚强意志。二、标准强国,在于用高标准国际标准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就是许多新要求的一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反映的是需求侧标准的提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反映的是供给侧标准的不适应。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更”和“日益增长”就是标准的提高。满足需求侧标准的提高,供给侧标准还有许多不适应,主要是对已经变化了的新需求没有跟上,需要的没有及时创新引领,已经满足需要或者不需要的没有优化或淘汰,促进供给与需求、经济与社会、城乡、区域等平衡充分发展的标准尚不完善,已经制定的标准缺乏实施力度,标准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导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标准强国,在于用高标准国际标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将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领制高点;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国际标准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深化标准合作,加强交流互鉴,共同完善国际标准体系;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解决制度、政策、标准不对称问题,突出强调了标准对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完善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申明了中国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全球化大背景的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求中国进一步扩展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强度,加强与世界各国增进经贸、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往来与全面合作,离不开标准这个渗透经济社会一切领域和全部过程的工具手段和桥梁纽带的联通与协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我们积极适应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全球布局、商品资金的全球流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全球往来、科教文卫旅游的全球交流,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打破西方中心论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垄断,离不开对标准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研发制定和创新突破,主导和参与国家标准化活动,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