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标准化带来的利弊有哪些?...
×

标准化带来的利弊有哪些?

2021-03-09 11:14阅读数:6525

标准化的好处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记得以前手机充电器接口五花八门,如果用的是比较小众的品牌那么很有可能你就没什么机会向别人借用充电器了。现在统一了标准接口以后就方便了许多(水果也许要例个外),我现在就用我妈的三星的连接线连着我的HTC。这也能看出标准化的好处,通用性、可移植性更强,这就大大降低了同行业间交流以及用户参与的们门槛,更利于产品的推广和行业的发展。缺点里最大的一个应该就是存在着劣币淘汰良币的风险。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而且当人们制定标准时就会存在着资本的博弈而不单纯是技术先进性的比拼。在技术或市场形成初期,标准化的好处是降低试错风险,协调技术或市场发展愿景;弊病是降低创新意愿,出现整体性技术路线偏差的可能性较大。在技术或市场形成中期,标准化的好处是加强市场竞争,筛选最佳实践;弊病是市场或外交等非技术因素容易对标准造成影响,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在技术或市场形成后期,标准化的好处是发挥监管作用,淘汰落后产能;弊病是容易形成标准话语权的垄断局面,对善于创新的中小企业不利。标准化的利在于好管理,形象统一,让客户能看到区别于其他同行的标志,对于内部而言,标准化可以提高生产和作业效率,减少用工人数,降低人工成本;弊端就是推行不彻底可能就流于形式,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相比于标准化的弊端,标准化的好处显而易见。之所以大家认为标准化产品存在劣势,实际上往往是将标准化当做了“定制化”的反义词。标准化是定制化对应的反义词吗?不是,标准化和定制化指的完全是两件事。定制化和通用化是一对对应词,通常指的是终端产品,而标准化和非标准化是一对对应词,则是指业务流程,通常跟管理相挂钩。简单来讲,标准化就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保证质量并降低成本。如将人员岗位职责标准化、薪酬管理标准化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将日常作业流程标准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将质量和安全工作标准化,可以降低损失成本等等。那如何能做到标准化呢?各流程标准化的前提的创始人对这个流程做的工作足够懂,并自身可以找到诀窍,并把这个诀窍固化成SOP,从而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比如,传统的家政公司,家政服务做得好坏都依赖家政服务人员,这就导致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公司自身很难保证服务质量,服务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提供服务的家政人员是谁,如果聘用的家政人员服务不到位就很容易砸招牌;第二,往往口碑好的家政人员要么成本高,要么离职后接私活很难留得住。而有一家新型的家政公司发现了传统家政行业的问题,开始致力于做标准化的服务。首先,创始人自己从摸索了一套家政工作的流程,如上门如何跟顾客问好,在清洁房间时,如何擦玻璃最干净最快,如何收纳衣物,如何清洁厨房等等,让整个服务效率最高,效果最好,并自己发明了家政清洁的小工具等进行配合。将作业流程标准化后,他去市场上就不需要找那些清洁技能好的阿姨,反而有无经验都无所谓,只有认真肯干,按照公司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做,用户满意度就很高,同时由于不需要掌握技能的员工,反而降低了用工成本。公司也不用担心员工离职,即使离职,市场上劳动力供应也十分充足。流程的标准化SOP有助于组织架构的规则化、协作化、可视化,降低对员工个体的依赖,降低执行层面的成本。另外还有一点重要的作用,公司一旦流程标准化,则可以不断进行复制和扩张,大幅降低了管理难度。我们熟悉的麦当劳、肯德基等连锁快餐店就是标准化下的产物,每一家店的产品口味都相同,服务流程都相同,让其成本始终可控,产品服务始终有保障。这就是标准化所带来的好处。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