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高质高效。随后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工作会议强调, 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第一任务是要努力实现高质量保供, 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要坚持质量兴 农、绿色兴农、 品牌强农, 增加优质绿色和特色农产品供给,重点推进农业产地环境治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农业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的转变对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全链条协同发力,更加突出支撑农 业高效率、 高质量、 高效益发展的功能作用。 (一)提升农业治理效能迫切需要全产业链标准化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 “坚持和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要强化标准的实施和监管,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促 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 60%,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全国家庭农场超过 100 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22.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89.3万个,化肥、农药施用 量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 97%以上,农业治理取得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种子、耕地农业面源污 染等问题凸显,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农业治理效能。农业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态系统,环节多,链条长,各类要素相互联系、紧密结合,提升农业治理效能需要突破单因素治理模式的局限性,向多因 素综合施策转变升级。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构 建应聚焦贯穿农业全产业链, 全面分析农业标准化对象与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相关要素的内在联系,以整体效益最佳为目标,构建形成满足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功能要求的标准化体系,促进标准化各要素、各功能模块有机衔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形成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把标准化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提升农业质量高线迫切需要全产业链标准化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 位置,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十三五” 期间农 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产品结构初步调 优,生产方式初步调好,产业体系初步调顺,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十四五” 期间,我国农产品需求总量仍然刚性增长,需求结构还会持续升级,优质农产品和服务需求将快速增长,“有没有”已经不成问题,“优不优”逐步成为主要矛盾,需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标准体系重点围绕保数量、保安全构建,随着农业发展目标由增产导向向提质 导向转变,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支撑不足问题凸显,特别是拉高线提质量的标准缺口较大。对照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的产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生产效率高、经营者素质高、国际竞争力强即 “四高一强” 总体目标,应加快完善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农业标准支撑体系。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基础前沿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推动农业产业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应系统推进这些技术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以标准为推手切实提升新成果推广转化率和实用技术到位率,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实施,重点解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卡脖子” 问题,推动农业生产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技术创新带动标准水平提升,以全产业链高标准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迫切需要全产业链标准化推进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 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 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 发展乡村产业是实现乡 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根本上需要依靠农业产业综 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提升。我国传统农业链条短,农业效益主要来源于农产品商品价值,在生产成本持 续上升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双重压力下,农产品利润空间狭小,农业效益提升空间有限。现代农业显 著区别于传统农业,产业链大大延长,不仅农业生产内部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农业生产、加工、服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渐成趋势,农产品市场空间和农业多功能性进一步 拓展,农业产业链整体价值水平提升获得更多空间。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发掘乡村多种功能、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迫切需要围绕特色农业产业资源禀 赋,完善基于差异化优势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保障、技术引领、信誉保证作用,以标准集成挖掘、培育和发展独特的品牌优势,促进品牌价值凝聚;以标准化示范带动发挥品 牌辐射能力和集聚效应,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以标准与“农业+”“互联网+” 新业态融合发 展促进提升品牌竞争能力和发展广度,系统推动产 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源自论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推进方略》,作者:钱永忠、郭林宇、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