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
×

《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

2022-06-06 14:00阅读数:2586

 

有关情况媒体吹风会

5月27日,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社建委)召开《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有关情况媒体吹风会,省委社建委专职副主任孙哲君作主发布。

图片

发布人:

省委社建委专职副主任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省财政厅总会计师

孙哲君

孙黎明

倪学军

主持人:省发展改革委办公室副主任   郭金光

图片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履行的兜底职能,是体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不断增强的重要载体。

2021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首个国家级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底,经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联合29个省级部门出台了《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这也是我省第一次以制定标准的形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第一次明确提出了95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对进一步缩小我省城乡、区域、人群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主要背景

图片

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具体行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即通过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率先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努力成为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省域示范”又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七个发展目标之一。可以看出,公共服务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因此,制定《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是体现落实中央部署、体现浙江所能、人民所需的一项重要工作。

推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落地浙江的必然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部委《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具体实施标准,并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充分衔接。我们上接天线,坚持国家标准无缺项、人群全覆盖、标准不攀高、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通过广泛问需于民、充分听取意见、开展风险评估等环节,制定了《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

体现满足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新需求的重要抓手。

我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起步比较早,这与浙江着力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较早出现的公共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有关,与浙江省委省政府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着力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关系。

自200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以来,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区域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对“一老一小”、医疗健康、弱势群体帮扶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新要求。

因此,《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不仅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七个有”的公共服务标准进行细化,还对军有所抚、文有所化、体有所健、事有所便等领域的服务标准进行了明确,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主要内容

图片

《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具体由95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组成,每一个服务项目都包含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单位五大要素。

从服务对象上看

《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从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95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中,70%以上服务项目覆盖常住人口,如优孕优生服务项目、孕产妇健康服务等项目服务对象都明确为辖区常住人群对象。

从服务标准上看

《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做到了《国家标准》明确的80项基本公共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不漏、服务标准不低。其中,有13项服务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如法律援助服务,《国家标准》中服务内容为“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值班律师的法律帮助等无偿法律服务”,在此基础上,我省标准中对服务内容进行了扩大,增加“代拟法律文书;刑事代理;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的诉讼代理及非诉讼代理;劳动争议协调及仲裁代理等无偿法律服务”。

从政策支撑上看

《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的95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背后有128个政策文件提供了具体服务标准和支出责任,明确了中央、省级财政事权由中央、省级财政安排经费,地方的财政事权原则上由地方通过自有财力安排经费,确保每一项基本公共服务都有财政保障。此外,省级部门正在陆续出台更加细化的配套政策,如,省残联在今年3月出台了《残疾人之家服务与管理规范》,对残疾人之家的服务场所及设施、人员配置、服务内容、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细化,为落实“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从责任单位上看

《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充分体现了责任分明、多跨协同,95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共由29个省级部门按职责分工牵头或协同实施,且部分服务项目由多个部门协同实施,如残疾人康复服务,涉及省残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等5个部门,又如职业病健康管理,涉及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民政厅3个部门。


主要特点

图片

一、注重规范。

《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中,对国家已统一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明确不漏项、不低于《国家标准》;对暂无国家统一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评估,并向国家作了报备,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符合我省群众的迫切需要并控制在财政可承受范围内,既不调高胃口,又体现浙江实际。

二、强化落地。

明确了每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努力使基本公共服务具体化、可操作。如孕产妇健康服务,将服务对象细化为“辖区内常住孕产妇”;将服务内容细化为“免费为辖区常住孕产妇规范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分别在孕早期提供1次、孕中期和孕晚期各提供2次健康管理服务,提供1次产后访视和产后42天健康检查服务”。

三、体现提升。

一是服务数量上拓展。《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共95项,比《国家标准》多了15项,增加的是“十三五”期间群众已经普遍享受、但不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的服务项目,如明确为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提供了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门票减免、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免费参观等服务。又如,明确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通达的交通环境,逐步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

二是服务水平上提升。《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对标《国家标准》,有13项服务项目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上有了提升。如残疾儿童及青少年教育服务项目,我省的服务内容“为残疾学生提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对残疾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予以资助;对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予以补助;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学费住宿费减免”,与《国家标准》相比,免费教育服务对象从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扩大到所有残疾学生,服务内容增加了“在校残疾人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学费住宿费减免”,这些都是经过了充分论证,是服务对象非常需要的,获得感很强的服务项目。


推进举措

图片

一体化推进,

推动建立基本公共标准政策体系。

为确保《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不折不扣的实施,要求各设区市要与省级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充分衔接,因地制宜制定各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及省级部门根据需求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指南或清单,形成“1+11+N”的政策体系,保障《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的延伸落地。截至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已有9个设区市出台了地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余下的2个设区市已在走印发流程。另外,义乌市已经制定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评价测算标准》、《设施配置清单》等,省残联等部门已根据职能出台相关实施细则,省民政厅正在计划制定出台老年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

数字化赋能,

开发浙里基本公共服务重大应用。

为了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应知尽知、愿享尽享”,我们借数字化改革的东风,运用数字化理念、手段和方法,以V字模型拆解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事项,通过省级部门多跨协同、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开发了浙里基本公共服务重大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比如,开发“浙里家”组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家庭为单位提供服务的方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落实落细;聚焦“老小弱残”人群,已经梳理出重点事项清单,加快浙里基本公共服务重大应用与“141”打通;聚焦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将浙里基本公共服务重大应用直接预装到300个“浙里办”我的家园,方便未来社区和未来乡村的居民快速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多维度监测,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优化机制。

根据《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中的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运用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重大应用治理端数据,识别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情况,推进项目生成机制的优化,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愿享尽享、普惠共享。同时,持续问需于民,在坚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原则下,一方面加快研究推动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将更多符合群众迫切需要、财政能力可承受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度,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THE END-

——来源 | 浙江发改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