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新版国标《物联网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的三大...
×

新版国标《物联网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的三大变化

2023-08-11 11:01阅读数:1608

为建立全球统一的物联网编码方案,赋予物联网中的“物”身份标识,2007年起我国经过7年自主创新,于2015年制定《物联网标识体系物品编码Ecode》(GB/T 31866-2015),提出Ecode标识。Ecode标识有四大特点:统一性、兼容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它可以对各种物联网对象进行标识;兼容国内外已有编码;从编码层、标识层、网络资源层等多个层面实现了对已有编码系统的无缝连接,从而攻克物联网发展技术难题,成为开启数字经济时代的钥匙。






随着时代发展,在原标准使用过程中存在标准定位不明确等各类问题,亟需通过修订适应经济发展新需要。2021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标准制修订计划,经过2年左右的修订工作,《物联网标识体系 物品编码Ecode》(GB/T 31866-2023)已顺利发布,该标准将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3年标准变化

1

明确标准定位

在原标准中,既涉及到了Ecode的编码结构,又同时存在不同标签中存储各种码制的转换规则,标准定位的不明确使得标准繁冗。新标准明确标准的定位即为Ecode的编码结构标准,将原标准正文中的Ecode文本表示形式和二进制表示形式的转换规则调整到附录中,清晰标准的定位,提升标准阅读的流畅性。

2

完善其他标识体系兼容方案

以GS1系统为例,原标准中仅在版本V1中兼容部分GS1EPC标签下的数据结构,在版本V1中兼容部分GS1标识关键字下的标识方案。在新标准中,明确V0版本为兼容GS1系统编码预留,同时对供人阅读的编码本身进行兼容,这样就对将来EPC随着GS1系统应用的升级不断进行编码结构扩展预留了兼容机制,使得Ecode本身的兼容机制更加全面、科学、灵活。

3

满足新场景、新应用的需求

原标准中仅仅定义了经典的文本表示形式和二进制表示形式的Ecode,国际上的标识系统对于同一个标识一般都会有多个表示形式。新标准提出Ecode除了规范化的文本表示(人可识读格式)形式之外,具备多种表示形式,以适应在多种自动识别载体中存储,如一维码、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标签,并且在网络中传输的需要。


——信息来源:之江标准化智库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