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包国军,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基础设施效能研究重点实验室
对策一:完善制度衔接,形成监督闭环。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督制度的完善,不仅要探索创新模式,更要探索与现有相关制度之间衔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督制度与质量监督、企业信用和工商管理等相关机制具有密切联系。在质量监督方面,企业标准信息的管理是产品质量监督的重要抓手,其监督制需要与产品监督相结合,才能通过标准促进质量。在企业信用方面,通过打通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与国家企业信用公示制度,建立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信用公示机制,对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进行监督。在工商管理方面,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可以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相衔接,不仅可以让消费者更进一步了解自我声明制度,还可以加强消费者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的监督。另外,为了达到更有效的监督预期,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督还可以与12315等投诉举报系统进行衔接,从而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对策二:丰富平台功能,加强信息共享。结合监督和服务需求,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开发更多的功能模块。一是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整合企业标准信息,建立企业标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发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数据分析等大数据分析系统,建立更智能化、人性化、多元性的平台界面。二是企业标准信息平台也可以增设法律文件、政策规章的查询功能,供企业快速有效地查询相关法律文件,判断执行标准的合规性。三是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网页与用户的交互方面需要亟待改善。目前消费者对平台的了解程度和使用意识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之下很难让消费者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进行监督。通过丰富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功能,有效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标准化发展中的作用。
对策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制度普及。从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督制度的发展现状来看,宣传力度不足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在宣传方法方面,探索媒体宣传、研讨交流、专家指导等不同的模式,并加大基层的普及力度,让更多的企业和公众了解这项制度。一是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利用QQ、微博、微信等媒介,对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督制度进行宣传。在这一过程中,新媒体的介人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媒体“只能看不能对话”的劣势,可以及时与企业和公众沟通。二是相关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企业参与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督制度进行教育培训,引导企业有效地参与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指导基层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的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督。三是结合新版《标准化法》的宣贯,宣传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督制度,提高企业参与意识。
对策四:优化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参与。让企业有效参与是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运行的前提,而企业关心的是如何从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督中获益。因此,为提高企业参与制度的积极性,需从企业角度考虑整体的监督制度的设计。优化相关激励机制可以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带来的“好处”,从而督促企业积极参与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一是参与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政府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例如在政府采购等直接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活动中,向那些参与制度的企业倾斜。二是加强行业中大型企业和平台型企业的正向激励,让其牵头形成行业自律组织,对产品标准的自我声明进行内部控制。三是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向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不符合相关规定,甚至扰乱市场竞争的市场主体采取提示、纠正、禁止等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