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质量是检测出来的;有人认为,我们的合格率已经百分之九十几,不错了。结果是,质量损失居高不下,有些合格率 93-95% 成为破不了的天花板,难以形成优秀品牌。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由于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带来系统运行的高度风险性。质量管理体系就是针对制造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尽可能降低风险和成本,系统化的体系和过程方法。由于存在 “质量管理体系” 只管质量的认知误区,不少已认证的组织没有把质量管理体系上升到整个制造系统的体系和方法,存在业务过程和质量体系“两张皮”现象,成为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的瓶颈之一。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M·朱兰博士所倡导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深刻影响着世界企业界以及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他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被称为“朱兰三部曲”。我们可以把整个质量管理系统的运行称为质量工程,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则为质量工程的三个阶段,显然,质量水平是质量策划决定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保证的。
质量策划的全称是质量先期策划(APQP),就是在生产前如何对产品设计和开发进行控制,通过严格的可靠性、可制造性、精益化等分析、试制、验证、评审、确认等流程,形成确保制造过程高效高质量稳定运行的标准作业流程和质量控制文件。因此,可以说,质量是设计出来的,通过过程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保证的。有人认为,复杂的流程可能导致低效率,结果因为前期没有充分的可靠性分析带来后期的缺陷和问题,造成反复折腾的时间和成本损失。
如图所示,质量先期策划(APQP)的五个阶段融合在概念确定、方案批准、样件、试生产到生产等业务过程中。1.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
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确定开发项目和计划。输入顾客的呼声、经营计划和营销战略、产品/过程基准数据、产品过程设想、产品可靠性研究、顾客输入。输出设计目标、可靠性和质量指标、初始材料清单、初始过程流程图、产品和过程特殊性的初始清单、产品保证计划、管理者支持。
2.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
完成全部产品图样和设计文件,通过样机试制和试验,验证产品设计的正确性、适用性、可靠性和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的输出是本阶段的输入。输出设计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DFMEA)、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设计、设计验证、设计评审、样机制造、技术图样、技术标准、材料标准、图样和标准的更改、新设备/工装和实施要求、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量具/试验设备的要求、小组可行性承诺和管理者支持。
3.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
开发一个高效高质量稳定运行的制造系统。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出是本阶段的输入。输出包装标准和规范、产品/过程质量体系的评审、过程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特性矩阵图、过程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PFMEA)、试生产控制计划、过程指导书、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管理者支持。
4.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
通过小批量试生产对制造过程进行确认。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输出是本阶段的输入。输出试生产、测量系统分析、初始过程能力研究、生产件批准、生产确认试验、包装评价、生产控制计划、质量策划认定和管理者支持。
5.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阶段根据生产过程、产品使用和交付服务中得到的信息,改进产品质量策划中的不足,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的输出是本阶段的输入。输出减少变差、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交付和服务水平、总结经验教训。
制造系统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多学科交叉,技术、管理、商业、经济多领域融合,无论是人工智能大模型,还是小模型,其数字化和智能化以长期积淀、科学有效的体系和方法为基础才能成功,因此,质量工程与业务过程融合不仅是数字化转型基础的基础,也是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转自:原创 潘老师 智能制造装备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