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由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人民政府牵头,联合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市地方标准《共富共享乡镇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DB1506/T 52—2024)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全国首个以乡镇为单元开展共同富裕建设的地方标准,将为全市及全自治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提供重要管理支撑。
一、标准制定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要求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各个乡镇在共同富裕建设中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乌审旗嘎鲁图镇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创新打造“党建统领 共富共享”品牌,高标准打造了一批可示范、可推广的成果,形成了全市首个以镇域为单位、包含农村、牧区、社区等多场景的共富共享范例样板。
鄂尔多斯市正在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在新形势与新要求下,乡镇层面如何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建什么,怎么建,尚缺乏明确的路径与实操的技术指导,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对乡镇层面进行引领和提升,将嘎鲁图镇及其他地区创新做法与典型经验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全市共富基本单元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因此,有必要在国家、自治区、市有关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政策文件基础上,深入研究共富共享的时代特征与发展需求,制定市级地方标准《共富共享乡镇建设规范》,打造共富共享标准化创新发展嘎鲁图样本。
二、标准主要内容
《指南》在嘎鲁图镇“党建引领 共富共享”建设模式基础上,总结吸收各地成功经验,涵盖了城乡规划、产业场景、生态场景、文化场景、服务场景、治理场景和就业场景等领域,回答了“什么是共富共享乡镇”“如何建设共富共享乡镇”“共富共享乡镇如何长效保持”等问题,不仅为各地规范化开展共富共享乡镇建设提供了共性指引,同时遵循差异性,为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个性化建设留有空间,适用于指导苏木乡镇以镇域为单位开展共富共享乡镇建设。
1
术语和定义
《指南》给出了共富共享乡镇的定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全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产业、生态、文化、服务、治理、创业场景协同推进,各族群众团结进步,实现产业高质高效、基础设施完备、服务优质优享、环境优美优良、文化向上向善、收入均衡增长、生活富裕富足、社会和美和睦的苏木乡镇。
2
总则
总则部分为开展共富共享乡镇建设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党建统领、政府主导、以人为本、共富共享、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市场驱动、协同发展等。
3
城乡规划
规划是苏木乡镇、嘎查村发展的重要内容,《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在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强化规划引领”,并将“加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作为十二项乡村建设重点任务之首。本章对苏木镇规划、嘎查村规划以及村庄设计作出要求。
4
产业场景
产业兴旺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起来,才能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更多流向乡镇,才有活力、有人气、有奔头,实现“家家有活干,人人有钱赚”。产业场景规定了镇域范围内产业方面的总体要求、生产设施、产业发展、品牌打造、联动发展、集体经济、村民共享等内容
5
生态场景
生态场景是落实“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总体任务的重要内容,规定了镇域范围内总体考虑、生态保护、城乡规划、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人居环境改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要求。
6
文化场景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也包括精神上的富有。文化场景从文化空间、文化供给、文化传承、文化风尚、文化产业等几个维度展开,着重突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团结与交融。
7
服务场景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富共享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服务场景更加侧重“共享”理念,规定了基础设施、教育托育、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等要求。
8
治理场景
加强基层治理为实现共富共享提供基础和保障。治理场景规定了镇域范围内的政治引领、法制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协同以及平安建设等内容。
9
创业场景
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全民共富的重要体现。创业场景规定了镇域范围内的就业服务、创业服务、人才服务等要求。
10
运营体系
共富共享乡镇不是一时的集中力量建设,而是需要长久的维护与运营,持续打造共富共享品牌,因此这部分规定了共富共享乡镇建设的全民参与、多元投入、长效管护等内容。
三、标准实施意义
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为全市以乡镇为单元规范化、体系化、高质量推进规划更合理、建设高质量、内涵再延伸、维护可持续的共富共享建设提供可实施、可落地、可复制的方向性指引和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升共富共享的机制和模式创新、固化建设成果、推广建设经验,对于西北地区及少数民族同类型乡镇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具有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