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标准化在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加快科技创新、拓展市场规模、增强品牌效应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越是主动制定标准的企业,越有市场话语权,越是严格执行标准的企业,越有市场发言权。
对浙江企业而言,要如何进一步推动标准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优先之选?近日 “出炉”的 《浙江省企业标准筑基工程方案(2024—2027年)》给出了方向指引——将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原则,系统性、体系化推进企业标准筑基工程,推动企业对标达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实现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
在湖州南浔,木业企业越来越重视标准化建设
一条条清晰路径下,浙企谋求标准创新领跑的信号正加速释放。
“深谙‘标准就是话语权’的兔宝宝,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兔宝宝是绿色家居建材领域的一个知名品牌。从小小的板材起步,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家居建材产品线。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浙企将业务拓展至全球市场,兔宝宝也把出海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推动产品销往26个国家和地区。深谙 “标准就是话语权”的它,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除了牵头制定人造板行业首批国际标准,其又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制定了《竹产品术语》《竹炭第1部分:通用竹炭》《竹地板》等一系列竹材国际标准。今年4月,兔宝宝主持起草的《聚丙烯膜饰面人造板》成功通过“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评审。
“我们一直注重构建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在内的标准化战略体系建设,着力于培养标准化创新人才。”企业副总经理赵建锋表示。截至目前,兔宝宝已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2项。
和兔宝宝一样,浙江旺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锻制“标尺”的先行者。
专业从事食品药品级植物炭黑、化妆品用炭粉、食用植物超微粉等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旺林生物,通过制定 “品字标浙江制造”团体标准等,有效提升了企业竞争力。这两年,企业每年销售额都有大幅增长,植物炭黑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6%以上。
标准化建设带来的成效,不单是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
通过推进创新成果与标准融合发展,温州豪格防伪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参与各类标准研制,行业话语权快速提升。早前,企业发挥在二维码印刷领域的技术优势,研制和发布两项“二维码”团体标准,还带动10余家“二维码”相关印刷包装企业加入GM2D产业研究联合体,为印刷行业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让企业更加积极地制标、对标、采标、达标、提标,浙江设立了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对浙企而言,锻制“标尺”是顺应时代和产业发展需求的主动选择,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激励。
为让企业更加积极地制标、对标、采标、达标、提标,浙江设立了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还设立省政府标准创新贡献奖,最高奖励100万元,明确了支持企业标准创新的鲜明导向。
作为增加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鼓励性政策,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可通过培育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推动标准化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相匹配,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和新旧动能转化。由此,浙江成为全国企业标准“领跑”网络中的一员。
近年来,企业标准 “领跑者”评价工作稳步推进。一批又一批“领跑者”执行的产品或服务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对同行业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标准创新型企业是以科技创新和标准化互动融合为核心竞争力,具有以先进标准的研制和实施促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支撑自身乃至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等典型特征的企业。
今年1月,《浙江省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正式实施,拉开了标准创新型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作的序幕。
自此,按照企业自愿参与、分层分类分级指导、动态管理和精准服务原则,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发力,针对本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构建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依托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业技术机构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等,各地建立了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和公益性服务协同促进的服务体系,不断加大政府推介、人才引进、人员培训、技术职称评定、信息对接等服务力度,全方位助力企业提升标准创新能力。
标准创新型企业、“品字标”企业、“三同”产品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企业等15类重点企业,也有各自的“主要任务”。
当下,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企业对于高标准引领有了进一步的期待。如何推动其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近日,浙江省质量标准和知识产权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门出台了《浙江省企业标准筑基工程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提出将大力推进企业标准筑基工程,强化标准强企增值服务。
向下滑动查看方案原文
《方案》明确,要制定实施企业标准化基础建设指引等标准规范,鼓励企业健全标准化工作制度、设置标准化工作部门、配备标准总师等专兼职标准化人员,构建完善企业标准体系。
针对标准实施,市场监管部门鼓励企业采用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制定实施高于推荐性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并鼓励企业整合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源,联合制定和实施标准,引导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标准加强产业链协作,促进标准化融通发展。
聚焦创新与标准化融合发展,《方案》也给出了新路径——
鼓励企业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探索标准与专利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创新成果向标准转化并实现产业化。
为推动企业标准筑基工程落地实施,浙江将组建省、市、县协同的标准服务团,完善企业标准化建设需求调研、分析、解决等服务机制,结合科技特派员、质量管家等服务载体,开展标准化入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标准化发展难题。
聚力让服务更精准,标准筑基工程还明晰了绿色石化(精细化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物联等8个重点产业集群,农林、化工、机械、车辆、纺织、食品等12个重点行业以及液化石油调压器、电热暖手器、燃气灶具、儿童服装多类重点产品。
此外,标准创新型企业、“品字标”企业、“三同”产品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企业等15类重点企业,也有各自的“主要任务”。
其中,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企业的“任务”是推动一批龙头企业、技术优势企业牵头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品字标浙江制造”标准,实现将标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 END -
信息来源:市场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