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团体标准的十年发展历程,国内外团体标准由来...
×

团体标准的十年发展历程,国内外团体标准由来

2025-03-19 16:10阅读数:150

一、团体标准发展历程

1、国际方面

团体标准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时期,当时不同地区国家和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国外的协会和行业组织通过会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协商制定统一标准。20世纪末,国外一些专业比较强的行业组织开始为标准制定的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到50年代,团体标准制定的法律地位得到广泛任何,被认为可以作为行业统一的主要形式。60年代,团体标准从公认的标准向正式技术标准转变。70年后,标准的制定范围扩大到社会安全、环保、管理等等。90年代,国际标准发展推动团体标准国际化和全球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TU)等国际标准组织也在促进全球标准化发展。

2、国内方面

2015年2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团体标准,3月11日,国务院发布《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其中重点提出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

2016年3月10日,质监总局、国标委印发《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5月4日,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建立,国内对于团体标准的培育正式走向正轨,鼓励行业协会、学会等编制更符合市场快速发展的团体标准

2018年1月1日,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给予了团体标准法律地位。后续,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出台完善,推动了团体标准发展。


二、十年发展后的主要成果

1、标准数量与覆盖领域

截至2025年02月28日,共有8295家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其中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有1000家,地方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有7295家。社会团体在平台共计公布101812项团体标准,其中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公布42533项,地方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公布59279项。满足了不同产业对标准的需求。

2、政策与法规体系

2015 - 2022年,国务院、国标委等出台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团体标准化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关于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团体标准发展提供支撑,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3、市场作用发挥

团体标准能够有效激发市场标准化活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弥补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因制修订流程严苛导致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更多标准选择。


三、面临的挑战

1、标准数量及质量

数量方面:虽然团体标准制修订快速增长,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数量依然较少,同时,公众及企业对团体标准认知有待提升,产权的保护也是有待提高。

质量方面,随着新产业、新技术更新快,对团体标准实效性要求更高,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团体标准循序渐进的过程。市场上对团体标准接收采纳不广泛,社会团体组织对团体标准的重要性欠缺了解,导致于标准编写质量、技术要求参差不齐。

2、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不足

团体标准发布及组织机构对标准化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具有标准化专业技术能力的组织较少,同时缺少完整内部标准化工作部门和专职技术人员。导致团体标准制修订过程中,标准化工作不规范,相关程序和要求履行不严格,影响团体标准的编写质量、宣贯、应用、实施。


四、未来发展趋势

1、持续增长优化

随着更多的国家政策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团体标准数量有望继续增长,同时在质量和实用性上不断完善,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发展。相关部门和机构也会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团体标准质量、技术、有效性。

2、扩大影响力

团体标准将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来源:科瑞威标准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