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如何抓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
×

如何抓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

2025-04-21 16:11阅读数:23

一、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企业是标准化工作的主体,也是标准应用的执行者,应承担起自我声明公开工作的主体责任,坚持“应公开、尽公开”的宗旨,自觉接受政府、消费者和专业机构等各方的监督。企业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相关基础知识,了解标准化工作相关程序和要求,广泛收集、跟踪、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积极参与标准化培训等标准化活动,加大对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制定出能全面反映产品的质量特性且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企业标准,不断提高企业标准质量和水平,以高水平企业标准引领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引领产业持续发展、引领贸易互联互通。二、完善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一是出台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细则。由于还未有明确的实施细则对企业进行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标准内容进行规范,导致企业标准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为此,可出台企业标准公开内容的实施细则,明确企业标准应当公开的结构及要素要求,规范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二是制定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指南。针对特定的领域或产品类别还可通过制定自我声明公开指南等形式,提供符合该领域或某类产品的技术指标及对应的试验方法清单,并给出是否公开的建议。进行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只需从清单中选取适用本企业产品的技术指标及其对应的试验方法,并按照公开建议即可满足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的需要。三是建立标准化激励措施。推动建立企业标准随机抽查公示和激励约束制度,不断扩大企业标准抽查的影响力,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的积极性就尤为重要。对未进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和公开不合格的标准的企业适当增加监督抽查频次,将标准失信企业纳入企业诚信记录;对公示合格标准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休先享有申请政府的政府质量奖、标准化贡献奖及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企业等评价奖励、表彰或者其他政策优惠活动。三、争创企业标准“领跑者”。一是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是对企业标准公开声明活动的示范、引领与强化,也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获得企业标准“领跑者”荣誉的企业,优先纳入标准化贡献奖、政府质量奖范畴,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修订与标准的转换工作;在政府采购、招投标、技术贸易合作等活动中,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选择“领跑者”的产品或服务;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给予企业标准“领跑者”信贷支持;鼓励和支持电商、大型卖场等平台企业,积极采信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估结果,以提高标准“领跑者”企业和产品、服务的影响力的消置。二是增加先进标准有效供给。将企业标准性能指标和功能指标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并经过监督抽查评定为合格标准的,纳入企业标准“领跑者”工作范围。围绕优势重点产业,鼓励企业聚焦产品质量和水平提升,着力构建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体系,支持领军企业联合科研机构、中小企业等建立标准合作机制,加快标准升级迭代,提高标准质量水平。四、健全标准技术服务体系。一是整合资源,健全服务体系。整合标准化专业机构和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资源、技术、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标准化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完善标准化研究机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市场化的标准化服务机构互为补充的标准化服务资源体系,健全标准化研究机构和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共服务功能,鼓励各类专业机构提供市场化的标准化专业服务的。二是运用新技术,创新服务。运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编写企业标准,根据输入的企业标准要素立即生成符合GB/T 1.1和GB/T20001.10要求的企业标准;利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形成标准指标自动抽取模型,实现国家标准与企业标准之间相同技术指标的智能抽取和对比分析,节省大量人力、时间成本,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三是分级分类,精准服务。对标准化基础好的行业、地区、大型企业,应重点宣讲国家标准化发展纲领性、规划性文件,紧跟国家发展大势,推动研制核心技术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标准化基础一般的行业、地区、中小型企业,重点做好重要标准宣贯,帮助对同行业、产品标准技术指标比对分析,找出提升标准水平的着力点;对标准化基础薄弱行业、地区、小微企业,应重点加强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帮助其提高标准化工作能力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大型企业引领标准、中小型企业提升标准、小微企业推行标准的发展格局,推动全社会高质量发展。五是建立联动监管机制。企业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不是孤立存在的,应与产品生产领域监管、产品流通领域监督、信用体系以及社会监管建立联合监管。如推动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与质量监督、执法打假、缺陷召回、产品“三包”、口岸检验等现有监督制度有效衔接;抽查标准时候可以联合质量监管部门对产品进行抽检,如发现不合格标准时,同时对产品抽检,通过抽查标准来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又通过对不合格产品质量的惩处倒逼企业严格制定并执行相关标准。对企业标准合格,产品质量也特别好的企业鼓励其再提升,积极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乃至制定国际标准。此外,鼓励社会公众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充分发挥消费者、媒体、行业协会、检测认证机构等的监督作用,适时建立企业标准“黑名单”和标准实施举报、投诉机制,建立多元共治的监管新格局。六、加强标准化工作宣传推广应用。充分利用世界标准日、质量月等主题活动,宣传标准化作用,普及标准化理念、知识和方法,提升全社会标准化意识,推动标准化成为政府管理、社会治理、法人治理的重要工具。加强企业标准“领跑者”宣传,引导消费者参与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的监督,指引消费者理性消费,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氛围,促进优胜劣汰、优质优价。充分发挥标准化社会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标准实施成效宣传,讲好标准化故事。


来源:学习标准化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