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四份指导性技术文件正式发布,走向人才培养新阶段...
×

四份指导性技术文件正式发布,走向人才培养新阶段

2025-04-28 16:25阅读数:31

2025年2月28日,由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SAC/SWG27)归口的《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码技术标准化与应用》《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绿色制造标准化》《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合格评定基础知识》三份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

2025年328日《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指导性技术文件紧随其后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


三份指导性技术文件均是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2年标准制修订计划的任务,在国家标准委指导下,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协助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各牵头单位统筹开展国内外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调查,调动行业资源开展研究,广泛听取行业意见,借鉴国际相关经验,顺利完成标准的研制工作。四份指导性技术文件分别确立了编码技术标准化与应用、绿色制造标准化、合格评定基础知识和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四门课程的总体原则,给出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改进的建议。

除最新发布的四份指导性技术文件外,SAC/SWG27已发布GB/Z 43946-2024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标准化基础知识》这一项重要且核心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作为标准化教育指南系列的基础标准,推动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系列标准的编制工作。

GB/Z 45262-2025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编码技术标准化与应用》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制定。该项标准旨在通过对编码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结合学校课内实践、在编码技术标准化与应用课程中应适当融入行业前沿知识及相关应用需求,使学生掌握编码技术标准化知识和应用能力,具备物品编码技术基本理论、应用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新兴行业等领域,基于物品编码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及应用。

GB/Z 45260-2025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绿色制造标准化》由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牵头制定。该项标准紧扣“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三大关键问题,构建了“四原则、双模块、全流程”框架,为各类教育机构系统构建绿色制造标准化课程体系提供了指引。旨在推广绿色制造标准化知识、促进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培养兼具绿色发展理念和标准化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提升标准化教育质量、推动标准化工作发展,为绿色发展筑牢人才根基,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GB/Z 45261-2025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合格评定基础知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制定。该项标准旨在以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帮助普通高等教育的学习者了解合格评定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掌握合格评定的应用技能,为培养“专业技术+合格评定”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标准依据。


 GB/Z 45492-2025 《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及应用》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牵头制定。该项标准旨在帮助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学生学习掌握NQI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的方法,提高NQI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四份全新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出台,不仅深化了GB/Z 43946-2024《标准化教育课程建设指南 标准化基础知识》的理论和实践框架,而且以更加系统、细致的方式落实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高校标准化人才培养的要求。文件通过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和拓展应用场景,构建了以标准化理论为基础、产业应用为依托、实践探索为保障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它们既有效丰富和补充了现有的理论体系,又推动了标准化理论与实际产业需求之间的紧密结合,为高校培养既具备坚实标准化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同时,这些文件还促进了校企、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为完善标准化教育体系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标准化教育实践的不断改进和推广,未来在各相关领域中将带来更多实际助力,进而整体提升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水平。



来源 | 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

转自:中国标准化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