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革命性趋势往往是带来了生产要素的革命性变化,比如蒸汽机带来了能源成本的急剧下降,电力是能源传输成本急剧下降,通信和互联网使信息传输的成本下降,计算机使计算和信息处理的成本下降,这样的下降都是及其剧烈的下降,往往是呈现出数量级的的下降,和之前的成本相比都几乎可以说免费了。所以他们颠覆了某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受这些要素影响的行业就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看工业4.0的背景,会看到一些生产要素会发生极大的变化,物体联网的成本(IoT技术),嵌入式AI的成本,各种传感器、感知系统的成本。
这些要素放到工厂里和生态系统中,会带来哪些影响?精确控制的成本和能力,设计到生产的能力和成本,消费者需求到达生产制造的能力和成本
工业4.0会带来高度定制化的能力和低成本,从需求到生产的中间环节的成本下降,精确控制带来的各种余量成本的消除。
CPS也好,两化融合也好,工业4.0也好,都指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物理和虚拟世界的融合,这代表了两种力量,ICT和工业界,说融合是客气。其实本质是将来谁是主导力量,谁会来进行整合?
个人看好未来主导的是信息化企业,这企业不是SAP这样的企业,更可能是谷歌、亚马逊、苹果这样的企业,或者是这样但是还没有出现的企业。为什么?
工业4.0的关键是智能化,无论在微观的机器人、稍大一点的生产线、车间、工厂,企业、行业、产业链,主要能力还是在于信息化和智能处理的能力,这方面企业界掌握的技术能力和人才,和信息化行业相比还是相差很多。
资金能力,哪里的资金多,资金会投向哪一方来整合资源?
信息化企业开始具备越来越多的供应链、生产和自动化的能力和知识,亚马逊的仓储物流,谷歌的机器人,苹果的供应链和生产管理等。
谁能掌握真正的客户资源?谁将沦为管道,失去掌握客户的能力?对制造业来说,几乎从未掌握过真正的客户,他们不知道生产的产品卖给了谁,以往被零售百货控制,后来被国美、苏定控制,现在被沃尔玛、京东等控制,这在信息流还不能有效打通的情况下就已经很艰难,在客户越来越容易被网络接触的时候,谁有能力销售产品、掌握客户,谁就有更强的能力来控制产业链。连运营商这么强大、强势的玩家在OTT业务的侵蚀下都逐渐沦为管道、开始失去对行业的掌控,何况制造业呢。
谁有机会制定标准?缺乏足够有效的标准,这是工业4.0推进的极大挑战,谁能推动标准,就能推动行业发展。推动行业标准,使大家能够互联互通,最重要的是使大家都能挣到钱,谁有能力做这件事情?能掌握客户的玩家才有能力真正推动标准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