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目前发展迅猛。近年来,湖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增加值增长13.7%,高于面上5个百分点。整车领域产品涉及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以及专用车等多种车型;动力电池领域在快充电池技术、车用锂离子电池、新型超级电容、石墨烯锰基锂电池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及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过去几年,湖州市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强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招商引资并取得显著成效。”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投资326亿元的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落户长兴县,游侠超级汽车项目已开始动工建设,吉利康迪已具备生产能力,中车城市交通有限公司投资的120亿元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基地、中山西易智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122.6亿元氢燃料电池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也已落户德清县。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动力电池是最为核心的部件之一,而这也是湖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优势所在。在铅酸动力电池领域,目前湖州市已拥有天能、超威两大新能源电池国内十强企业,国内电动助力车蓄电池65%的极板企业、 75%的组装企业均来自湖州市。
在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湖州市的优势同样明显。目前已有十多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形成了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原材料以及单体制造、系统集成、 BMS等完整的产业链。其中,微宏动力在快充技术、快充电池循环寿命、电池安全性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顶级水平,生产的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比已成功突破270瓦时/公斤,电池循环达到与整车同寿命,被称为“不燃烧电池”。目前微宏、天能、超威、天丰4家企业已成功进入《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
作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在加大产业培育时,湖州市在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上也举措颇多。“按照‘电动湖州、绿色共享’的理念,湖州市制定出台了《湖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划》,并多次承办了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现场会,这一系列动作让推广工作方向更明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广新能源汽车12190辆、新能源客车1320辆,是全国地级城市中第一个实现公交电动化全覆盖的城市。市本级新能源公交车全部采用微宏动力的快充技术,打造出了产业发展与推广应用有效结合的国内样板。
推广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公众较为关心的一环。按照“桩站先行、适度超前”的要求,湖州市率先在全省编制了《湖州中心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并鼓励社会资本、单位和个人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全市累计建成公共充电站60座、分散充电桩437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