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小的刀具,能够实现稳步增长,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我国制造业在企稳回升,更反映出当下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正在提速。
作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刀具是关键耗材,其质量直接影响制造业生产的工艺水平、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通用机械、模具、3C等领域。统计数据显示,切削加工的劳动量占全部机械制造劳动量的40%左右,约70%的零件都需用刀具来切削加工。
然而,国内中高端数控刀具市场曾长期被欧美、日韩刀具企业占据,我国数控刀具制造行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
时间回溯至20余年前,彼时还是刀具贸易商的严景峰,亲身感受到了国产数控刀具的落后现实。在看到很多消费者不相信国产刀具精度,随身带着千分尺对刀具一把一把进行测量时,他便在心中埋下了一颗“要做好的国产刀具”的信念种子。
2004年,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宏工具”)成立,正式迈入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生产研发领域,这粒“种子”终于破土发芽。身为国宏工具创始人之一,严景峰面临着来自设备、工艺、人员等多方面挑战。
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2006年,因产品品质过硬,国宏工具推出了针对3C行业(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的专用刀具系列,并研发了整体刀具解决方案,不仅为后续成为捷普、富士康、三星等行业龙头企业一级供应商奠定了基础,也让其找准了非标定制化刀具生产的方向。
怀揣“民族品牌”的使命,日益壮大的国宏工具持续引进人才、建立研发团队、开展校企合作,“创新”的底色在不断加强,于2014年建立了第一条PVD涂层产线并顺利量产,实现了完全自主的刀具全制程生产。
“国宏工具的核心优势,主要归结为自主创新能力和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国宏工具董事兼总经理吕显豹告诉记者,创新是公司的底色,特别是在涂层技术方面,国宏工具是国内少数几家掌握金刚石涂层技术的刀具企业之一。“针对航空航天碳纤维材料的加工,我们可利用自有的金刚石涂层设备进行定制开发,在满足高速加工的同时,提升刀具稳定性。”
如今,面对智造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需求,国宏工具再一次站在了变革的十字路口。8月8日,国宏工具以公司成立20周年为发展下一阶段的起点,正式对外发布了全新的增长战略:超越计划2.0,从组织变革、技术战略、多元发展、人才战略、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实施多项新举措。
华创证券报告显示,刀具整体解决方案具有个性化、毛利率高、客户粘性强等特点,是国产刀具迈入高端的重要途径。随着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更多定制化及加工难度较高的零部件,这对刀具厂商提出了更高的产品及服务要求。
“作为非标刀具制造商,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和以产品为依托的增值服务,一直是我们的优势之一。”严景峰向记者介绍道,国宏工具依托先进的刀具设计理念和强大的技术研发平台,整合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与涂层体系设计上的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完全自主的刀具设计服务。在设计完成后,还可基于自有的研发中心,提供从刀具非标生产到测试反馈,再到应用跟踪、售后保障的全方位服务。
除此之外,国宏工具还将进一步拓宽产品范围,建立包括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刀片、超硬刀具、劈刀等在内的更为丰富的产品体系。“我们非常清楚,当越来越多的用户的关注点从一把刀转向整体效率提升时,国宏工具必须从致力产品性能转到专注场景应用。”吕显豹强调,每一步调整都要从响应用户需求出发。外界环境在变化,用户的需求在变化,国宏工具就要积极地去拥抱变化、同频变化,不断迭代、不断自我超越。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