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公布的2025全省先进智能工厂第一批名单中,我市共有46家企业上榜。梳理上榜温企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面对近年来有效需求不足和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一种更加适应数智化竞争的优势力量正在加速形成,为温州从传统的工业化经济向现代服务型、创新型和数字经济的转变提供新路径。
在浙江中煤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制智能型高压超大流量乳化液泵站订单。“正准备交付的这款BRW1250型产品,攻克了乳化液泵的性能及高精度自动配比、智能控制、远程诊断等技术,可对泵站系统进行控制和监测,实现矿井自动化生产。”中煤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很多新技术,逐步打破了德国卡玛特、英国雷波对高端乳化液泵站的垄断,企业在高端乳化液泵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不论是在开展装备制造业首台(套)产品认定、品字标认证,还是各类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我市一直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入选的46家企业中,都有着别具一格的“智造故事”。企业家们深耕主业,在通过研发新品填补市场空白中发展壮大,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如做传统家电连接器起家的浙江珠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年一直在探索新能源汽车及光伏储能配套连接器,目前已成功进入比亚迪、瑞浦兰钧和零跑汽车等车企的供应链体系。
早年在从事传统阀站制造的慎江阀门公司,面对行业内卷,主动开辟新战场,在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核电、长输管线项目以及新兴的能源、材料、煤化工、海洋工程项目,企业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参数的阀门产品,在高端市场中谋求另一片天空。
而合兴汽车电子股份公司每年产出数以亿只的汽车电子连接器产品,不少核心产品都是以“全球独供”“亚洲独供”的方式被运用于大众、宝马、奥迪、通用等各种知名汽车之中。
上榜企业另一大亮点表现在不少上榜温企不断拓展全产业链发展。如瑞立集团聚焦“双碳”“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智能安全件,打造产业链资源的产业生态平台,建设新瑞立汽配连锁,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综合集成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融合企业侧和政府侧,贯通生产端与消费端,为全行业数字化转型铺设路径。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头企业不仅拼产品、拼价格,更要拼供应链。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不仅可以降低零部件生产成本,还可以提升供货效率和物流速度。
与其大家共同竞争,不如共同合作。为降低生产成本,胜华波电器股份公司就近寻找供应链“小伙伴”,从注塑模具开发,到五金件冲压,再到成品装配就近完成,这大大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用该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话说,除了成本高低,还有交期长短、质量好坏、响应快慢,整条产业链都由自己说了算,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46家温企入选省级智能工厂只是温州加速智造转型的一个缩影。去年全市实施智能化节能化改造项目1539个,新增省级智能工厂25家,数量全省第一,今年前四个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分别同比增长32.7%、28.9%,数据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在温州涌现,这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模式,更成为我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泵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