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产品的二维码,它的原产地、加工地、加工过程便会一目了然,溯源技术的发展给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带来全新体验。今天(3日)上午,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溯源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杭召开,来自国内43个省市51家单位的专家、科研骨干和学生以及来自新西兰、斯里兰卡等外国专家共同参加会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同时随着“健康中国2030”计划的启动,食品安全也上升为了国家战略。近年来,我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溯源和信息技术研究方面的技术投入不断加大,而在此次为期一天半的研讨会上,这些技术以主题报告的形式与与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会议期间共有17位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报告内容设计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质鉴定、动物产品产地及真实性溯源识别、同位素和多元素分析在溯源中的应用等。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新西兰GNS国家同位素中心研究员Karyne Rogers和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研究员Russell Frew分别带来了同位素分析在农产品鉴别中的应用和同位素在农产品溯源中的应用,并结合在当地的实际应用案例与国内研究人员就溯源技术进行了广泛探究。 据悉,此次国际研讨会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并受到省自然科学基金学术交流项目的资助。数据显示,近年来省基金经费规模和资助项目数量持续增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研究和学术交流方面的经费投入也不断攀升。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经费资助,鼓励科研单位召开学术交流会,加强国内外同行之间的学习交流,共同推动农产品信息溯源与检测等学科建设,服务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