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湖州市农机推广站获悉,截至目前,湖州市农用植保无人机已实现县区全覆盖,数量达到10架,作业面积达1.9万亩。
据介绍,自2013年吴兴区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率先引进全省首架农用无人机开始,湖州市正式开启植保无人机探索。今年3月下旬,在该合作社承包的油菜花田里,我市首次开展了油菜飞防植保服务。来自浙江农飞客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操控一架无人机,在800多亩油菜基地上空喷洒药物。同时,长兴县依托浙江空行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成立全市首支植保无人机飞防服务队。农忙时节,该飞防队在长兴、吴兴等周边地区为种粮大户和合作社开展飞防作业。
随着劳动力成本攀升和农民老龄化加速,传统的担架式植保机已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农用无人机的飞速发展,技术日趋成熟,得到大力引进推广。市农技推广站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传统人工喷药防治,采用自动化的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是人工喷洒的60至80倍,农药利用率提高30%以上,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还能防止和减少农机作业事故,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种粮大户还能通过购买农用无人机植保服务来满足生产需求,接下来我市将逐步完善农用无人机使用条例,推动农用植保无人机合理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