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以战略要求加强标准化工作...
×

以战略要求加强标准化工作

2020-07-18 22:22阅读数:1948

一、强化合力推进,完善高效率工作机制

标准化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先明确全盘谋划,进行合理科学地统筹协调,才能进一步整体推进。因此明确标准化战略主题和方向是标准化战略实施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会出现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工作脱节的现象,难以形成合力。建议政府建立统一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做好协调统筹工作,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定期总结工作成效等方式,优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标准化战略的推进效率。

二、实行动态跟踪研究,建立标准化战略实施评价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各国对标准化工作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于标准化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并研制适应各国实际的标准化发展战略。各发达国家为确保标准化发展战略得以贯彻落实,他们均出台与标准化战略实施相配套的实施评价机制,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的跟踪研究和阶段性评价。

我国应以此为鉴,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实际并适应发展需要的标准化战略实施评价机制。建立一套标准化战略实施评价机制,先要建立涵盖战略实施的效果、企业标准化工作成效等评估内容的标准化战略实施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应贯彻战略实施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编制决策评价、实施过程评价和最后实施后的效用评价三个阶段。编制阶段的社会可持续性评价主要用于预测标准化战略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为规划方案的决策提供参考;而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是用于对战略实施的社会效用进行定期监控,保证项目顺利运行;对实施后的效用评价可以分为近期(1-5 年)、中远期(5-10,20 年)两种方式进行效果评价,这是由于人们对战略实施后的满意度等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建设以及体验才能对整个项目有比较深刻的认知,这种中远期的效用评价有利于对未来的规划制定和决策提供参考价值,为下一阶段评价机制及标准化战略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不断与时俱进,巩固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成效,推动标准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标准化作为一项盖面广、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技术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注入崭新的血液,焕发标准化工作的活力。除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动力机制,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加入标准化工作的队伍当中去,更应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需求来强化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学校方面,应重视标准化工作的推广以及普及,鼓励高等院校开设标准化课程,为日后的标准化工作队伍储备一定的人才。在社会层面,如中介等机构应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吸引力度,大力推行标准化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力争吸引更多标准化初学者变得更具有明显专业优势及拥有合理知识结构及丰富实践经验的标准化专业人才。在政府方面,应大力培养一批国际化人才,筹建地方标准人才基地,推动国际 ISO 等国际标准组织秘书处落户国内,推动与国际先进人才的沟通交流,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整体地位,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舞台的话语权。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