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泉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决策部署,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培育行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以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性示范区试点建设为契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步伐,形成全社会可持续竞争优势。2020年,龙泉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69.6,其中产业数字化指标位列全省第十六,丽水市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指数76.48,较上年增长8.69,增幅位列丽水市第一,首次进入全省一类地区。
一、紧抓传统产业,升级“智能制造”
(一)深入实施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建设。圆满完成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试点建设,创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5家,建设示范项目12个,推动企业加大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的信息化改造力度。2020年,该市重点工业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应用普及率分别达到75%、40%、100%,较2017年分别增长了25%、5%、30%,规上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增幅为近五年最大。
(二)合力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大力推进省“机器换人”试点工作,引导汽配行业综合运用“机器人+”“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累计实施典型示范项目17个,完成投资额1亿多元,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630多台(套)。2020年,以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省级智能化技术改造试点为契机,强力推进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16个,完成投资额9800万元,拨付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奖励资金390万元。
(三)持续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力培育数字企业,深入开展“企业上云”行动,累计上云企业842家,实现了工业规模企业“上云”全覆盖,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浙江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获评省级上云标杆企业。积极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出浙江新劲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等3家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规模企业,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双创”平合示范企业1家,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5家,省级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个。
二、深抓线上线下融合,激活“消费引擎”
(一)打造电商集群,激发产业新动能。获批建立中国(丽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龙泉园区,完成首单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试点业务,年均邮件超4万件,实现跨境电商销售额近900万美元。建成龙谷青创园一期、二期、网智信息园、甲乙电商园、网鑫农村电商园等5个电商集聚发展平台,集聚网商342家。农村电商及竹木电商快速发展,建成电商专业镇1个,电商亿元村3个,电商专业示范村4个,电商销售额连续七年年均增长达到67%,2020年竹木电商销售额超10亿元,占该市快递市场份额60%以上。
(二)凝聚地方特色,促进数字新消费。以数字生活新服务为抓手,积极培育疫情期间兴起的“云消费”“云购物”“云逛街”等数字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新模式。2020年,发放健康农产品、剑瓷产品电商消费券共950万元,带动青瓷宝剑、农产品电商交易笔数增长约30%,累计销售额超9000万元,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40.3亿元,同比增长27.2%。如龙泉好山好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龙泉沈广隆剑铺、龙泉市本土久久青瓷工作室等电商企业持续开展网络直播带动销售,销售额较上年均提高20%以上。
(三)把握销售热点,打造多维新模式。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成龙泉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大力实施智能便利店、自助售货机等新零售模式和移动支付、线上订单、线上点单等服务模式,疫情期间实现快递零接触服务,实施智慧农业项目,构建一体化农业特色产业平台,通过利用阿里巴巴、供销e城等数字化平台,促进产销精准对接,提高农民收入。组织企业参加云展会,用好网上广交会、华交会平台,鼓励企业参加省商务厅组织的浙江出口商品网上交易会,搭建线上贸易渠道,如2020年,该市举办全省首个县市级汽配专场网上交易会,促成40多家汽配企业与台湾、俄罗斯、埃及等地区和国家客户达成意向成交额600万美元。
三、抢抓发展机遇,助建“智慧城市”
(一)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治理水平。“十三五”期间,突出整体智治,充分运用丽水市花园云(城市大脑)龙泉平台,形成多元主体、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社会数字化治理新格局,目前,该市共建铁塔基站900多个,实现市区及乡镇及重点农村区域热点覆盖。编制出台《龙泉市通信基站专项规划(2020-2025)》,统筹部署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改造建设5G站点374个,基本实现了5G网络城区连续覆盖。
(二)强化网络服务能力,提高生活水平。连续三年建设公共场所免费WIFI项目一、二、三期,在115处公共场所建设了588个AP,实现城区重点场所、重要景区及美丽乡村全覆盖,提供免费、便捷、安全的无线终端上网服务,如现已开展衢宁铁路(龙泉段)站前区块公共WIFI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自2016年以来,每年可为群众节省流量费用近百万元。
(三)推进园区数字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大力培育产业平台,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持续推动园区数字化改造提升,龙泉经济开发区被评为省数字化试点园区,芳野小微园被评为省数字化示范小微园。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了全市首个行业云—汽配云,同时引导浙江新劲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毅力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浙江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等企业建成了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汽配产业智能化发展。
(来源:龙泉市经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