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行业动态 >> 平湖工业“四新”经济蓄势而发...
×

平湖工业“四新”经济蓄势而发

2018-07-24 13:39阅读数:2944

    播撒金种子,收获新动能。平湖市积极布局工业“四新”,通过政策激励,平台引育,标杆带动,精准服务,工业领域新技术蓬勃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新产业初具规模。至2017年底,平湖共有“四新”规上企业172家,产值430.2亿元、利税5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4%、30.1%;亩均税收达到35.6万元,高于平湖规上平均27.1%。今年1-5月,工业“四新”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7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2.1亿元,同比增长64.1%,增加值51.6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2.5%。

    一、政策性激励,厚植“四新”经济的沃土。从主要依靠对外招商转向招引与培育“双轮驱动”,新设立经济创新工程领导机构,出台加快发展“四新”经济的若干政策意见,“测土配方”造环境。一是调“酸碱度”。优化项目准入,制定“四新”企业、项目(工业和信息化类)认定办法,实施负面清单审批制度,扩大项目落户的土壤“酸碱度”范围,提高落地概率。对经认定的特色小镇、科技孵化园区、众创空间、创业园(基地)、楼宇产业园等区域内的“四新”经济企业,开展工位号注册。二是配“营养剂”。强化“四新”项目要素支持,优先给予各类工业用地(含研发总部用地)供应,优先开展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今年累计盘活840亩。工业发展资金分配进一步聚焦“四新”项目,智能制造(“两化”融合)项目补助力度提高到了30%,最高300万元,工业设计和软件企业享受租金和年营业收入分段补助,最高200万元。三是去“有害物”。深化绩效评价,去除阻碍“四新”发展的惰性因素。对纯代工、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水平企业进行评价升级,扩大d类企业占比(2017年评出595家d类企业,较2043年提升113%),阶梯式提高水电价格(收取落后整治企业电费2364万元,水费189万元),并且限制企业贷款、用能、用地,倒逼企业技术革新、转型升级,为“四新”经济腾空间。

    二、平台式治理,引育“四新”经济的种子。从项目直接管理转向依托服务平台间接治理,减少干扰因素,依托平台最大限度引进和培育“四新”项目。一是搭建“四新”经济的孵化育种平台。搭建科创中心、智创园等10家双创空间,推动“四新”经济从无形到有形的催化。科创中心总用地89亩,建成面积8.4万平米,累计孵化企业436家。智创园规划用地306亩,建筑面积28万平米,一期工程已部分建成,无人机遥感众创空间、蜂巢众创空间已分别入驻和注册企业4个、18个,潘多拉众创空间已开始筹建。二是打造“四新”经济的集聚成长平台。打造光机电智造小镇、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科技园等5个“四新”经济集聚成长样板区域,推动“四新”经济从小微型到规模化的壮大。光机电智造小镇建成面积3.6平方公里,“光机电高端智造区、创新研发展示区、教育生活配套区、综合服务功能区”4个区块相继建成。目前小镇集聚了日本电产、津上机密机床、科世科汽车部件等一批世界级光机电龙头企业,2017年光机电规上产值达242亿元。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科技园一期7.1平方公里启动区的基础工程已经全面开工,科技城规划展示中心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园区先后与295家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和现代服务业类企业进行洽谈,其中55家企业已经制定项目投资落地方案。三是建设“四新”经济的公共服务平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跨境电商等“四新”经济重点领域,建设服装创意园、汽车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等10个多元化的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四新”经济从块状型向集群化扩展。服装文化创意园已经成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017年设计服务企业达925家;阿里巴巴·平湖产业带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已经入驻企业1000多家;新秀设计院对外开展产品设计、品牌运营、市场分析、流行趋势预测等服务,由企业研发设计机构逐步转型为颇有影响力的行业创意服务平台。

    三、导向型指引,树立“四新”经济的标杆。从行政推动转向标杆带动,建立和推行分行业、开放式、多路径的“四新”经济发展模型。一是服装、箱包产业推行个性化定制。鼓励企业开展柔性供应链改造,使原来的生产优势型、研发优势型、营销优势型企业,分别实现制造型定制(华城)、服务型定制(迈豪登)、消费型定制(LIN限定衣)转型。LIN限定衣作为平湖网红电商的领头羊,已跻身国内女装网红定制电商TOP3,销售额突破2亿元。二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业推行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鼓励企业积极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形成了以恒业电子、日本电产三协等为代表的一批智能硬件提供商,以汉脑、波汇、川森智能为代表的一批工业物联网服务商和以德西福格、康普瑞为代表的一批智能工厂典型企业。茉织华印刷通过集成自动化立体仓库物流系统(全国印刷行业首例)、5S行政感知系统、安保智能履职系统、RFID大型工厂人员感知系统、“机联网”和桌面云等应用,成为全国领先的印刷行业智能物联工厂。三是单一制造型企业倡导产业链延伸、要素重组和跨界融合。飞灵飞逊等企业以ODM和自主品牌运用融合发展为主导,从设计、面料、打样、品牌运营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转型为OBM服务商;泛亚生物实现新型产品与科普旅游的跨界融合,虫草博物馆每年接待人数超20万,公司销售额实现稳步增长;依爱夫围绕生活+游戏装概念,引入北欧COSPLAY服饰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卡通主题乐园+O2O体验”营销模式。

    四、精准化服务,当好“四新”经济的园丁。从项目的流程管理转向以问题为导向的诊断式服务,依托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定期“除虫除害”,给“四新”经济充足的“阳光雨露”。一是服务转型需求。针对部分企业预见能力不足的问题,建立企业家培训制度,实施百千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2018年以来累计培训企业人员2311人次;举办“四新”讲堂,依托示范平台、示范企业及重点示范项目,共同研究“四新”经济趋势,让企业主动参与“四新”挖掘,开展二次创业。二是服务创新需求。针对企业提出的创新人才缺乏、创新机构缺位问题,重点推动建设“四新”产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智库平台,鼓励高端人才以咨询、兼职、短期工作、人才租赁等方式参与重大科研活动,累计引育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6名,省千人计划专家21名,实施创业创新精英引领计划项目88个。推动建设企业研发设计机构,对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截止目前,累计建成6家省级技术中心、47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三是服务融资需求。针对创业融资难问题,建立创业投资基金与企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设立12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投向新经济领域处于初创期、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建立以“政府+银行+企业+担保”的科技担保贷款模式,鼓励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创新。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