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碳达峰、碳中和是走向未来能源的两个“里程碑”...
×

碳达峰、碳中和是走向未来能源的两个“里程碑”

2021-07-09 12:11阅读数:995

    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参与全球的大考,是工业文明时代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赶考,中国不能落伍。7月8日,在第三届未来能源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杜祥琬认为,碳达峰、碳中和是走向未来能源的两个“里程碑”,而且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有机相连。

  杜祥琬分析,碳达峰瞄准碳中和是基础和条件,但既不是攀高峰,更不是冲高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需要克服产业偏重、能源偏煤、效率偏低、对高碳发展路径依赖惯性大等巨大困难。

  当前,能源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已是全球共识,资源可供性、技术可行性、转型经济性十分清晰,而且能源低碳转型的科学技术基础坚实。对于能源低碳转型而言,我国能源资源基础丰厚,同样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开发的可再生能源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杜祥琬认为,能源转型大趋势下,能源核心资产将不再是煤矿和油气田,而是新能源技术新开发能力和对新能源关键矿物资源掌控以及新材料的科学创新。

  “未来生态文明时代的能源,必须是高效的、经济的,与环境和气候友好的,并且可持续的。由物理学的前瞻认知可以确定,未来能源的主流可能是核聚变。一个是太阳上的核聚变,即太阳能;一个是地球上的受控核聚变,即人造太阳。”杜祥琬表示。

  实际上,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深刻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是实现经济、能源、环境、气候共赢的大事,必将带来新投资、新技术、新产业、新交通、新建筑、新能源等一系列新的发展方式。杜祥琬表示,我国能源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并行不悖,目前“富煤”“缺油”“少气”已经不能准确描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因为这是影响我国能源政策、能源战略的重大问题,需要重新认识。

  “十四五”期间,我国能耗增长主要由非化石能源+天然气提供,因此我国工业、电力、交通、建筑在实现碳达峰的同时,需要明确走向碳中和的方向和路径。杜祥琬表示,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要开创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路径,而实现碳达峰的基本路径则是,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碳强度。

  2019年,我国能源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是OECD国家的2.7倍,远高于美、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在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下,节能、提效是减排的主力,也是战略之首。在当前消费水平下,能耗降低1%,就能减少0.5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亿多吨。“我国优化能源结构,首先煤炭消费必须尽早达峰。”杜祥琬强调。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