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标准化的哲学关系...
×

标准化的哲学关系

2022-04-06 15:41阅读数:930

标准化的哲学关系主要有标准化的客观与主观、物质与意识、对立与统一、相对与绝对、约束与自由、原因与结果、变化与静止、广义与狭义、必然与偶然、有序与无序、有形与无形、时间与空间、单一化与多样化、存在与形式、联系与融合、载体与寄生、内在与关系等。

一、客观与主观

标准化形成的驱动有客观驱动和主观驱动两种情况,但形成的标准化状态是客观的。标准化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两重性质。客观驱动标准化是自然环境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作用或竞争生存作用形成的标准化。主观驱动的标准化是主观安排带来的客观效果。主观驱动的标准化状态展现的是客观现象,但来自主观的构建。一个标准化行为被标准化施主(设计者)主观设定后,经标准化的受体(被实施对象)接受后,变成了受体的自觉行为,标准化的客观性就产生了。此时,标准化的施主(设计者)已失去了主观改变受体标准状态的作用,已不能以主税的意志随意改变,除非施主新的主观内容被受体接受,人类构建的标准化存在是主观追求统一化的客观化,即人们将统一化和秩序化期望变成现实,实现人的期望和现实的统一。使人造的标准化客观与独立于人的标准化客观相统一,将是完美的和高稳定性的标准化。与稳定的客观最接近的表达是标准化的表达。标准化要么是人们共同愿望的取向,要么是独立于人们愿望的客观取向。前者说的标准化是意识标准化,是说主观成为客观的标准化,后者说的标准化是非意识的自然界客观的标准化。

二、物质与意识

标准化既有物质的标准化,也有意识的标准化。标准化既可以是物质形成的统一化状态,也可以是意识建立的统一化状态,还可以是意识和物质结合的统一化状态。如果要深化表征物质和意识标准化的统一性,只能用能量关系来表征,因为物质和意识都与能量存在转换关系。物质可转化为能量的数学关系已由爱因斯坦给出,精神本身就是能量的一种输出形式。

三、对立与统一

标准化的对立统一主要有: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约束和自由的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是标准化形成、改进、提高的前进模式。标准化的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是主观要改造客观为标准化的对立统一,它们经过多次的对立统一双边修正实现相互适应的统一。标准化的约束和自由的对立统一,是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对立统一,这种对抗的结局取决于约束和自由的优势,分别有作用能量的优势和价值的优势,结果向优势的一边靠拢。标准化的约束优势是靠价值优势和其唤起的能量优势取胜的。对立统一是标准化的“共有、固有和必有”的,所有标准化都有对立统一关系,标准化本身就有对立统一,要形成标准化必须有对立统一。对立的作用是发散或将统一转向发散,统一的作用是收敛或将发散转向收敛。其运动的关系像驻波一样,在对立统一的周期规律中稳定和增强。

对于稳定状态的系统,对立统一的作用也是时刻存在的,只是没有一个力量能明显超过另一个力量,而保持系统的平衡状态。对立统一关系也是标准化约束与自由、收敛与发散、有序与无序等的运动规律。通常容易将统一和一致混淆。统一和一致的区别是:统一含有过程和结果,将不一致的统一到一致,以一致为结果;一致是完全一样的状态,反映的是一种结果状态,是统一的结果状态;统一包含了一致,一致不能代替统一。标准化状态是对立统一竞争的收敛结果和有序状态,是对立统一某种程度的一个收敛平衡状态。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