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没有标准化!疫情防控会怎样?...
×

没有标准化!疫情防控会怎样?

2022-04-11 15:38阅读数:843

一、没有标准化!疫情防控会怎样?

(一)疫情防控要求标准不统一,将引发群众质疑。虽然政府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通过发布政策指南等文件采取了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措施,但在执行过程中仍会有执行要求不够明确、个别环节缺少标准的问题,尤其体现在管理层面,存在响应标准不一致、封控时间不一致、封控要求不一致等问题,容易引发群众对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满情绪,发出质疑声音。如:某些地区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防止新冠疫情在本地区发生,限制、阻拦外地人员进入城区,阻碍了人员的正常流动,对企业生产和群众正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存在过度管控问题:有些社区在单元楼居家隔离结束时要求所有住户统一注射疫苗后再解封,引发群众不满等等。这些问题均反映出了疫情防控工作中管理标准缺失导致管理不规范造成的不良影响。

(二)疫情防控人员工作无标可依,导致操作不规范。各地发生疫情时,大量的流调、救治、核酸检测、封控等工作仅靠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志者等多种主体共同参与,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很多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很多地区也没有及时将疫情防控的经验总结提炼,制定一套统一完备的操作指南供相关人员学习,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操作不规范的行为,甚至存在不该为而为之或该为而不为的现象发生,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质量偏低等结果。尤其是在核酸检测和封控工作中,很可能因为一些不专业的操作导致病毒的交叉感染。

(三)应急管理有所欠缺,增加疫情防控成本。应急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损失和代价也不可否认。由于应急管理缺少相关标准的支撑,导致出现信息发布不及时、资源配置不合理、应急响应不准确等问题,增加了疫情防控的成本。疫情初期信息的不透明,为疫情扩散提供了机会,也为疫情防控制造了障碍,如:疫情初期武汉红十字会在物贤分配上没有按照各家医院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后采用标准化的分配机制:没有发热门诊的武汉仁爱医院获赠1.6万个口罩,造成了应急物资分配的不合理、不公平。

二、有了标准化!疫情防控怎么办?

建立快速反应的机制对于疫情防控来说至关重要,而建立快速反应的机制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和完善疫情防控标准体系。体系中所有标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标准化流程实现高效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需要从疫情防控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不同主体、不同领域等多个维度运用标准化手段,采取对传染病疫情危机事件的全过程、全系统、全响应、全手段和全社会的全面应急管理,从而实现疫情常态防控参与主体精准化、政策实施精确化和应对任务精细化。

(一)健全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标准体系。在新冠脖炎疫情爆发初期,浙江、河南等多个地区迅速行动,研究建立疫情防控标准体系。根据当时疫情防控的重点以及发布标准的倾向性,建立标准体系主要以“控”为主,主要涵盖了发現、处置、管控、救治等退制疫情发生和扩散的重点环节,为各类社会主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使用标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疫情防控进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点应从“控”逐渐向“防”“控”并重转变,“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疫情的预防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从多个层面建立标准体系。首先,从疫情防控全过程层面来说,各省应根据自身地域特征及人口流动情况,研究本省疫情发生发展规律,建立风险治理一应急管理一危机治理的全过程标准体系。从风险的识别、评估及消减,到应急的准备、响应和恢复,再到危机的追根溯源、评价和改进,全面筑牢安全防线。第二,从疫情防控全社会层面来说,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引领性、指导性作用,应从指挥决策、资源保障、应急响应、信息管理等方面建立标准体系.做好疫情防控的整体布局。社区在新冠帅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基础性、兜底性的作用,通过大量实践的积累,很多社区探索形成了好的经验做法,应及时将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为标准,形成社区治理的标准体系并进行有效传播。社会组织、机构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支撑性、辅助性的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物资供应、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以及大数据等方面需要社会各界专业机构的支撑,及时建立完善相应的标准体系。

(二)加大关键标准制修订力度。一是积极制定管理标准。从政府层面来说,新冠肺炎疫情常态防控的关键在于管理的精准和高效,需要一套完整的决策指挥体系,因此政府亟需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封闭人员管控、社区和公共场所管控等方面制定管理标准,加强对人员、信息、设施设备、时限等的统一管理。各地应借鉴上海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对各个环节严格把控,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明确、严格的标准提高管控力度,并在标准缺失领域制定相关标准,全面提升政府对疫情防控的管理能力。二是全面提升技术标准。截至目前,国家针对疫情防控需求已经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质量评价要求》《消毒剂良好生产规范》等多项国家标准,有效提升了防护产品质量和疫情防控能力,但国家标准主要起到保基础、保底线的作用,想在防护用品、疫情防控物资及产业链配套设备、生物安全、传染病诊断试剂相关医疗器械等方面获得技术进步、产品优化升级的重大突破,应当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措施,鼓励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等加强研发力度,将最新的科技成果体现在团体标准或企业标准中。三是总结提炼工作标准。通过对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将各地各部门发布的疫情防控相关指南、方案、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贯穿其中,梳理不同岗位和不同环节的工作流程,制定操作性强、清晰易懂的工作规范,形成标准化工作手册,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提供工作指引。

(三)加大标准宣传培训力度。生活中标准无处不在,然而社会大众对于标准的认知普遍偏低。一方面,标准可以帮助大众准确地进行识别、区分和选择,疫情期间“口罩”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说明。另一方面,大众对于标准认知的提高,对企业产品质量也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因此,标准发布后不仅要对标准实施者进行宣传培训,也要及时向全社会进行宣传传播,加强社会对标准的重视程度和监督力度。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可以在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中引用标准,标准的引人对政策出台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提高政策的实操性和精准性。标准发布后应通过各类媒体,尤其是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大众喜好的新媒体加大标准的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对标准的熟知度和依赖度。第二,从标准化从业者层面来说,应加强与疫情防控业务领域融合发展。一方面通过对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疫情防控业务领域专业人才的标准化水平,提升标准制修订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识别标准化需求,为制修订疫情防控相关标准打下实践基础。第三,从社会层面来说,应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就相关标准内容对志愿者进行培训指导,帮助志愿者快速适应疫情防控工作岗位,同时有能力做好自我防护降低传染凤险。鼓励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志愿者等多种治理主体参与疫情防控标准制修订工作,让更多的人深人了解标准的重要性,从而去主动宣传和普及标准。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