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我国民间标准化的孕育发展...
×

我国民间标准化的孕育发展

2020-09-08 15:46阅读数:1649

一、协会标准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政府会有时候采用“改革试点”的办法以突破旧体制的束缚。例如:借鉴美国的ASTM, IEEE-SA等老牌的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标准在技术发展、产业创新以及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有协会标准的试点。第一个协会标准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 1988年发布的CECS01《呋喃树脂防腐蚀工程技术规程》。到目前为止CECS已经发布了400余项协会标准。中国标准化协会(CAS)到现在批准发布了130余项CAS标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到现在制定发布了协会标准100余项。

但是,上述这种突破体制束缚的试点从上个世纪到本世纪的前10年都只是极个别的。直到最近几年,情况才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根据贺鸣(2015)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已经至少有18个协会组织制定发布了自己的协会标准。有些产业协会虽然在名义上不是“标准化"协会,但也开始制定自己协会的标准,如: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等。但总体上说,我国的协会标准化还只有极少数相对比较成熟,绝大部分还都处于探素阶段,制定的协会标准也是零星的,机构内标准化的流程和组织保障措施等机制建设也极不完善。

二、标准联盟

进人本世纪前后。我国刚刚发展起来的一些产业在出口贸易中受到了国外产业联盟的强大压力。比较典型的案例是2002年欧洲海关扣押我国出口的DWD事件。主要原因是DVD 6C集团和我国的DVD生产厂家没有就专利许可费问题达成- -致。国际DVD技术标准的制定是国际DVD论坛(DVD Forum)组织。DVD6C集团则把持着标准中涉及的主要技术专利并进行专利许可。这也让国人开始认识到技术专利能够与标准相结合。并由此垄断市场。发达国家这种在产业界异常活跃的产业联盟和技术标准联盟(包括论坛组织)也引起了国人的注意。

我国从此也开始出现技术标准联盟,这些联盟试图用更加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产业自身的问题,例如: 2002年成立的TD-SCDMA产业联盟,2003年成立的闪联(ICRS) , 2004年成立的e家佳联盟和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 2005年成立的音像视频产业联盟(AVS)和长风开放平台标准软件产业联盟等。这些联盟都把制定技术标准作为支持企业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政府标准化管理部门也开始意识到全部由政府管理的标准化体制与推行市场经济的矛盾性,应该采用面向市场经济更加实用主文的方法,对于民间成立技术标准联盟持非常积极的鼓励态度,希望通过产业联盟孕育民间的标准化。

科技部2008-2009年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希望通过我国推动创新联盟的发展来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创新技术。知识产权和标准化相结合,提高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09年1月1日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祛(试行)》,其中的附件二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议书编写参考),为企业成立产业联盟给出了详细的参考模板。从中可以看出,科技部为这种联盟设计的组织形式属于企业协议集团组织。科技部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公布了39家和55家产业技术创断战略联盟试点名单, 2013年还公布了41家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名单。这些联盟中很多都在制定产业的技术标准。

从进人21世纪之后到现在为止的十几年里,我国的技术标准联盟已经蓬勃发展。而且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