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把握标准化技术机构发展方向...
×

把握标准化技术机构发展方向

2021-02-25 10:28阅读数:1624

v一、推动合理科学布局和差异性发展目前,已设置标准化技术机构的地区,其服务内容同质化问题较为明显。对现有机构应在资金、人员配置上加大扶持力度,进行合理布局。既要区分省、市标准化技术机构不同的职能定位,实行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又要从当地产业优势和政府需求出发,开展有特色的差异性服务。如地理标志产品丰富的地方可在组织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标志产品国家标准,建立相关标准体系上下功夫;而有的地方可组织对农业标准化的专题研究,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有的旅游强市则可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工作;外向型企业集中的市县则应强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工作。这样不但贴近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又能在技术层面上服务于地方政府,标准化技术机构的作用就会凸现,从而使标准化技术机构都能从自身基础、实力出发,形成区域优势,打造区域中心,开展有特色的服务,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实现业务信息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深层次发展,促进标准化事业共同发展。二、着力科技实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有为才能有位,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标准化技术机构的自身发展不能只依靠行政的指令,而应着力于自身科技实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才能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壮大自己。科技实力包含软实力和硬实力两方面。软实力指的是科技队伍的素质、研发水平、管理水平等;硬实力指的是设备的配置、科研经费投入、办公环境和条件等。服务能力指服务范畴、对象是否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服务手段、形式是否先进,能否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要。因此,要达到科技实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首先要提升科技队伍的素质。由于标准化技术机构是由计划经济时代走来,队伍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知识老化,缺少高端人才已成为普遍性问题,因此在队伍建设上应广开思路,多管齐下,从自身培养、科学引进、合理再教育,提供锻炼成长舞台,加大管理力度,健全激励机制诸方面改善队伍构成,培养学科带头人,造就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同时,应加大政府在政策、资金上扶持力度,并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科研投入,优化办公环境和条件,在自身力量不足情况下,可以采取与兄弟单位、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外联协作形式,共同攻关,不断壮大科技研发实力。在服务能力提升上,要面向政府,面对市场,了解需求,强化服务。要在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传统业务基础上,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开拓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服务领域。但总体而言,现有的突破与创新都是在原有业务基础上的提升,围绕着标准化发展远景和高质量发展任务,标准化技术机构在适应政府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上,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还任重道远。三、创新管理运作的机制和激励机制标准化技术工作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分层次、分级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并加大各级之间业务指导力度,地方标准化技术机构应贴近地方优势产业,合理调配人力、信息资源,对高科技项目,应利用并联合所有技术力量开展有核心竞争力的科研项目的研发,才能真正贴近政府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履行社会公益职责,做到有为有位。同时,还必须对各项业务开展的运行机制和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进行创新。从地方标准化技术机构四大类工作而言,标准工作的发展方向应由单纯的标准文献的跟踪研究和文献服务转为以标准研制为主线,向标准的培训、咨询等衍生服务拓展,通过实现与行业的有机融合,探索为企业提供基于标准的一条龙服务,标准化技术工作才能通过实践的土壤,焕发出新的活力。条码工作在走向市场过程中,创新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则更显重要。WTO/TBT工作则与地方外向型经济状况紧密相连,如何从TBT信息通报拓展为对某一行业提供具体的技术服务,需要学习外省的管理模式,由政府牵头,借助行业力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效果。所有的技术工作都由人来完成,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能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内部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