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石学法带领深海稀土研发团队研制的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地球化学标样,被定级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成为国际上首次成功研制的深海富稀土沉积物标准物质,填补了该领域空白。该深海富稀土沉积物标准物质系列的研制,丰富了我国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构成,填补了国内外深海富稀土地球化学类标准物质的空白,可为深海富稀土沉积物调查、深海稀土矿产评价和开发、海洋环境评价中样品测试和相关实验室质量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3月27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张晓刚在央视“中国经济大讲堂”就“如何让标准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抓手”这一主题,以丰富的案例、深入的思考,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读。
张晓刚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标准化发展的3个趋势。一是标准先行。最近几年在高新技术领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即先有标准,再有产品,然后是产业化,这将改变过去先有产品,再有标准,然后是产业化的商业模式。二是标准向社会治理领域拓展。过去标准仅仅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现在已开始向解决社会治理问题、政府管理问题和企业管理问题的方向转变,比如ISO的反贿赂标准、社会责任标准、合规管理标准,都属于社会治理领域的标准。三是为全球环境治理寻找解决方案。他举例说,ISO在2013年制定了碳足迹标准,这需要引起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重视,特别是外向型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
2022年6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向各国宣布了2022年度IEC托马斯·爱迪生大奖获奖名单,全球共有6位专家荣获此奖项,我国专家黄文秀、徐建平2人名列其中。
黄文秀是IEC小型家用电器分委员会(IEC/SC59L)主席,徐建平是IECEx体系国际同行评审员/主任评审员,2人均两次获得“IEC1906奖”,为IEC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及合格评定体系国际互认作出了突出贡献。
IEC于2010年设立了托马斯·爱迪生大奖,用于奖励投身于IEC国际标准化和合格评定事业,在技术机构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主席、副主席或秘书等,是IEC的最高技术管理奖。
5月24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消费者政策委员会(COPOLCO)召开调整以后的第一次全会。调整后的主席团成员共15人,来自13个成员国和两个关联组织。工作组仅设5个,WG 22即为其中之一,业务领域覆盖了原消费者保护工作组(WG 5)和服务工作组(WG 18)的工作内容,在COPOLCO中承担着重要的核心任务。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柳成洋被任命为COPOLCO主席团(CAG)成员和消费者标准行动工作组(WG 22)召集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标准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在接受记者关于标准数字化的采访时表示,标准数字化是工业革命以来标准化发展史的一次里程碑,是数字经济时代标准化的主要特征,为标准化工作创新展现难得的机遇,促进标准化方法和管理制度的变革,但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邬贺铨认为,标准数字化工作任务艰巨,需要有长远规划有序推进。当务之急一是需要一个关于机器可读标准的标准。二是标准可读可理解需要建立相应的专业平台来支撑。三是人才培训。四是建立标准数字化的管理规范。
2022年7月,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高票连任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冷和空气调节技术委员会制冷压缩机的实验和评定分委会(ISO/TC 86/SC 4)主席。
ISO/TC 86/SC 4是制定制冷压缩机国际标准的最权威国际组织,董明珠于2020年首次担任ISO/TC 86/SC 4主席。此次连任ISO国际制冷压缩机分委会主席,不仅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各成员国对董明珠任职期间所取得成果的认同,更是对中国在制冷压缩机领域创新能力的肯定。
11月4日,第86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全体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IEC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在会上作报告时表示,目前IEC已开始建立碳中和标准体系,通过测试新的IEC二氧化碳证书等标准化手段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舒印彪表示,当前,世界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为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9月24日,Web领域国际权威标准化机构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宣布,经过其全球会员代表投票,第一届W3C最高管理机构BoD(Board of Directors)董事会选举结果揭晓,阿里巴巴集团标准化业务副总裁朱红儒(Judy)代表阿里成功当选,是中国唯一入选的代表。W3C将在2023年1月1日正式转变为独立法人机构,其BoD董事会在W3C的战略方向上拥有最高权威。首届BoD董事会由十一名成员组成,其中七位成员由W3C全球400多家会员机构选举产生。
朱红儒自2015至2022年已连任四届W3C AB咨询董事,在W3C技术标准方向、全球化、国际标准流程改进等方面贡献了很多力量,推动Web国际标准更好满足来自中国的行业需求,也把中国的优秀实践和技术输入到W3C,促进国内外Web标准的互通和发展。
2月,我国2021年度IEC青年专家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蒲江波博士成功入选IEC理事局可持续发展目标工作组(Task Force 3–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成员。这是我国青年专家参与IEC国际标准活动的新突破。
在历经6周全球投票后,根据11国赞成、4国弃权、无国家反对的投票结果,3月中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成立校企合作国际标准化工作组(ISO/TC 286/WG 4),并由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姚歆出任该工作组召集人。ISO/TC 286/WG 4将统筹全球范围内校企合作领域的国际标准研制工作。
该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由中国提出并牵头,推动了校企合作标准化成为ISO未来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实现了在全球教育治理视域下我国牵头国际教育规则与标准制定的重大突破,使中国成为校企合作领域国际标准化倡导者和引领者。
——信息来源:中国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