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如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
×

如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

2023-12-18 14:44阅读数:629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推进产业标准化工作,我们提出三点策略,供广大标准化工作者参考。一、实施产业标准升级工程。一是增强制造业标准效供给。健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标准,形成产业优化升级的标准群,推动数字孪生、数据字典、人机协作、智慧供应链、系统可靠性、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一体化等基础共性和关键智能制造标准制修订加快制定服务型制造关键技术标准和细分行业应用标准,加强基于质量的工业服务标准化管理。适度提前布局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加快培育和I壮大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二是完善扩大内需方面的标准。推动建立贯通生产、流通、消费、服务全域全链条消费品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消费品标准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加强消费体验标准研制,开展消费品安全使用期限标准化研究。构建消费品质量分级制度和标准体系,完善优标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以高水平标准助力扩大内需。二是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围绕产业升级,加快完善服务业标准体系,重点研制绿色物流、冷链物流、多式联运、跨境电商、国际货运代理等国家标准,支撑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加快完善金融基础数据、投资者保护、信息披露、统计等国家标准,促进金融业数字生态建设。加大家政、物业等传统服务业国家标准制修订力度,持续强化品牌标准实施力度,不断提升生活服务品质、提振消费信心。四是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标准化建设。顺应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趋势,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和上下游标准衔接,推行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标准化,加快建立推广适应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应用场景需求的设备、产品标准体系。五是建立健全大数据与产业融合标准。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应用,以关键标准制定实施为重点,推进综合标准化工作,加快推动产业融合进程。二、实施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化强基工程。一要强化顶层设计,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围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新技术应用普及、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等重点需求,坚持应用带动,找准标准空白和发展重点。准确把握新产业创新要求高、带动作用突出、融合发展明显的特征,制定一批技术水平高、协调配套性强的关键标准。积极发展机器可读标准和开源标准等新型标准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提升创新领域标准供给,建立适应新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二要丰富标准实施应用手段,打造标准化工作的良好生态。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量子信息等领域重点标准验证试点,切实提高标准质量,夯实标准应用基础。充分利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政府购、招投标等手段,创新推动重点标准应用,依据标准实施科学有效监管,提高标准支撑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普及、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的水平。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丰富标准化服务手段和工具,创新标准化服务模式,构建标准化服务生态。三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高新产业标准国际化水平。积极研究ISO、IEC和ITU等国际标准组织以及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最新进展, 承担更多标准制定工作,争取发挥更重要作用。跟踪关注具有国际领先优势的科技成果以及前沿技术动态,推进标准转化。建立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同步推进的工作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加快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三、实施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稳链工程。现阶段,标准化在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方面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具体表现在重点标准供给不足、上下游标准协调不够等方面。实施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稳链工程,一要加强产业链标准布局。建立和完善重点产业链标准图谱,针对产业链存在的标准断点和堵点,加快制修订相应标准,提升产业链标准供给水平。二要应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强化跨行业、跨领域产业链标准化协调,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制,推动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三是在稳定产业链基础上,还要加大创新力度。在产业链的主要行业和关键环节制定和实施一批先进技术标准,改变我国产业链长而不强的现状,提升全球分工位置,占据产业链价值分配的高端。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