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6日,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在伊滨区举办国内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ET504-H)产品发布会。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赵会生,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侯占国,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宪法,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执行主任、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马明星,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机中心总工程师蒋兴宁,洛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站伟,河南省财政厅企业处副调研员张春跃,洛阳市财政局科长马晓旭,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军学等领导出席发布仪式。会议由洛阳市伊滨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向阳主持,公司董事长黎晓煜进行产品介绍。省市各机关单位及多家主流媒体记者约100余人共同出席,见证新产品的发布。
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侯占国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中心新产品顺利发布表示祝贺。他表示洛阳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与清洛基地等各类科研院所在洛发展,努力创造更加优良完善的政策环境、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创新中心主任赵春江以视频形式对发布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赵院士表示绿色智能是新一代农机装备的发展趋势,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联合清洛基地合作研发的国内首台氢燃料电动拖拉机,以氢燃料电堆和动力电池为动力源,具有无人驾驶和5G网联功能,是对新一代绿色智能农机装备的创新探索,对推动我国农机装备转型升级,促进智慧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宪法指出我国农机装备工业产业和国际上相比,在核心技术上还有很大差距。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此次发布的氢燃料电动拖拉机,为推进传统农机转型升级和绿色改造、智能改造、技术改造方面作出了贡献,实现了技术资源的跨界融合。
清洛基地执行主任、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马明星表示“ET504-H”的研发是氢能源在农机装备行业应用的一次新尝试、新突破。希望以此为新起点,深化合作,协同创新,更进一步推动氢能源在农机装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抓住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为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和5G建设贡献“洛阳智慧”“洛阳力量”。
氢能源被视为化石燃料良好的替代品,具有许多优势,目前在国外发达国家都将大型的燃料电池作为重点研发项目,但我国氢燃料电池的研究大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上仍有待进一步努力。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作为农机行业的“探路者”,我们从未忘记肩上担负的责任,将环保理念注入农机行业,氢燃料与农机的结合是我国农机行业在氢能源应用探索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此次发布的“国内首款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ET504-H)”是由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和清洛基地联合打造的新一代新能源农机装备。氢燃料电动拖拉机(ET504-H)是依据当前的农机产业环境以及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采用永磁同步中置主电机驱动,提升与转向由独立电机驱动。动力系统是以氢燃料电池供电为主,锂电池供电为辅的能量供给模式,打造的一款应用于平原及丘陵地区的无人驾驶燃电拖拉机。该款拖拉机具有综合续航时间长,零碳排放、加氢时间短、噪音低等特点。除了满足传统燃油拖拉机的作业功能外,还具有无人驾驶、遥控操作两种运行模式,智能整车控制系统,优化供电匹配,轻载燃料电池独立供电,重载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供电,增程续航。
除此之外,“ET504-H”使用了5G移动通信技术,实时感知整车运行状态及周边作业环境。通过5G具备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性,将5G应用场景与新型农机无人集群场景有机结合,使之有效提升农机作业的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此次“ET504-H”的顺利发布是我们在传统农机产业的一次大胆创新,也是农机装备发展历程上的一次重要突破!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将继续深入5G移动通信技术和氢能源技术在我国农机领域应用的探索开发及新能源无人驾驶拖拉机研制,提前部署前沿技术,不断实现无人驾驶、电控策略等关键技术突破,在农机领域形成新能源无人驾驶农机装备的整套解决方案,突破农机行业关键的卡脖子技术,赶超世界先进,引领带动我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家农业装备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