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秦赋》热播引发了人们对秦史的关注和思考。《小张学标准》公众号主创通过《大秦赋》里的标准化向我们展示了嬴政和李斯的标准化智慧,本文将以电视剧《大秦赋》为切入点,系统阐述秦国的标准化理念,以促进各界了解标准化、学习标准化、践行标准化。一、秦国标准化理念的源头秦国的标准化理念源于秦文化中浓厚的功利思想,而功利思想最初源于西周以来的“尚功思想”。西周时期,对于功劳的奖赏都是按礼的规定进行,据《礼记·祭统》记载:“古者明君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爵禄于太庙,示不敢专也,故祭之日一献,君降立于阼阶之南,南乡,所命北面,史由君右执策命之,再拜稽首,受书以归,而舍奠于其庙,此爵赏之施也”。即君主封赏赐爵,都要举行祭祀仪式,可见,西周时期对功的封赏是有礼制规范的,在世官制度下,“功”与宗族利益密切相关。随着西周王室的衰落,各诸侯国国君纷纷打破封赏由周王出的礼制规定,开始自行进行封赏,同时由于战争的日趋频繁和激烈,军功在各诸侯国得到特别的重视,从而产生了以功劳为标准的爵制,推动了尚功思想的发展,也使得战争引起的抢掠争夺的功利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秦人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使秦国在自身发展中更加注重实效、功利,不尚虚名与浮夸,具有开拓、进取的向上精神。秦人重耕战、轻伦理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虽然使其哲学思想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但却决定了秦人积极、奋发、进取、自强的精神面貌,决定了唯‘大’尚‘多’的审美标准。这就使秦成为战国时代可以统一中国的惟一诸侯国。这突出的表现在秦人对于效率的追求,即无论是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还是在军事建设领域,都遵从效率至上的原则,基于实践经验,以最简捷、统一、高效的方式,达到目标,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秦人的功利思想随着商鞅变法,将“法”的思想在秦国广泛推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中央集权体制下的法制化、规范化的理念,即国家的各项事业都有法可依,奖惩有序,促使国家的管理更为法制化、规范化。二、秦国标准化理念的确立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实行了一系列“错法成俗”的改革措施,从功利主义价值观出发,充分利用秦人普遍存在的功利思想,结合法家集权、法制的思想,对国家管理的各个领域都制定明确标准,并以法律的形式公布实施,规范社会各阶层的活动,使得法制化、规范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商鞅“法”的思想可以从《商君书》中加以探析。在《商君书》中,“法”被视为权衡度数,是客观的依据和标准,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法治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抟也。即凡是建立国家,制度必须明确,政令必须严明,办理政务必须严谨。又言“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即国家的兴盛必须依靠农战。可见,商鞅认为国家的治理必须以法作为唯一准则,全面贯彻农战思想,对内尽地力,发展农业,对外则必须依靠强大军事实力扩张。作为战国时期最为成功的变法,商鞅以功利思想为基础,制定一系列改革措施,将功利思想提升为法制理念,奖励耕战,使“功”成为法律明确规范下可以计算的一种奖励标准,这种奖励标准从其建立的军功爵制度便可见一斑。商鞅制定的军功爵制以“民勇,则赏之以其所欲;民怯,则杀之以其所恶;故怯民使之以刑,则勇”为前提,以“国以功授官予爵 ”为原则,明确规定军功奖惩制度,使得“功”成为精确、可以计算的,具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标准。根据《商君书·境内》:“能得爵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乃得人兵官之吏”,可见秦国军功爵以斩获敌人的首级来计算,获取相应的爵位、田宅。军功爵制大大激发了秦人的战斗意志与欲望,强化了军队战斗力,使得秦国军队最终成为横扫六国,威震天下的“虎狼之师”。经过商鞅变法,这种在国家治理中,法制化、规范化的标准化理念在秦国得以确立,使秦国国家管理更加高效、有序,从而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三、秦国标准化理念的发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继承了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但面对新建立的秦帝国,完全沿用秦国的政策法规进行国家治理已明显不能适应时局的变化,因此,为了实现对秦帝国的高效管理,使帝国范围内的各项事务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秦始皇及其国家管理团队创立了以皇帝制度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帝国管理制度。这套中央集权帝国制度涵盖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领域由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官制构成的中央管理制度,郡县制及官吏职责规范构成的地方管理制度,二者共同构成帝国管理体系,这套帝国管理体系规范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也保障了政策的顺利颁布实施。经济领域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治驰道,规范土地和赋税制度,建立农业生产与管理标准,在手工业生产中制定手工业产品生产标准,规范手工业生产流程,加强对手工业生产者的管理与监督,建立以“物勒工名”制度为代表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经济生产与管理标准,规范了经济生产行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成本,为国家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文化领域以法家思想治国、统一文字,加强各地域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军事领域对军队编制、兵役制度、军事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加以统一、规范,并通过军功爵制度以及强大的军工生产工业建设,规范了军队的各项事务与行动,为维护帝国政权的统一提供坚实的保障。这些制度都通过法律形式加以实施和保障,通过这一整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帝国制度,秦始皇将秦国原有功利思想理念基础上产生的以法治国的法制化理念发展为中央高度集权体制下,法制化、标准化管理的国家治理理念,被其后历代王朝所继承。因此,当我们品鉴电视剧《大秦赋》,我们应该看到,秦始皇在统一了六国后,试图在秦帝国范围内建立“尊卑贵贱,不踰行次”的等级秩序;“职臣尊分,各知所行”的官僚秩序;“六亲相保,终无寇贼”的治安秩序;“禁止淫泆,男女洁诚”的婚姻家庭和道德秩序,从而将国家的各项事业都纳入统一化、规范化的轨道中,保障帝国的万代永存。(源自论文《秦国标准化理念探究》,作者:陈徐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秦汉考古硕士研究生,特此声明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