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网站
当前位置:
质量标准 >> GJB 9001C在实施中常见问题剖析(14)...
×

GJB 9001C在实施中常见问题剖析(14)

2024-02-27 14:59阅读数:3927

GJB9001C标准在实施过程中,针对8.1条款要求的质量保证大纲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 编制的质量保证大纲不足以满足8.1 a、b、c的要求:

a) 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组织应通过策划过程来明确所需的过程,并确保这些过程包括设计开发、采购与外包、生产、检验试验、不合格品控制、交付以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研制总要求及协议书中已规定的产品和服务要求需要分解到各个后续过程中。

b) 建立准则:不仅需建立产品过程的准则(即上述各过程的规范),还需确立产品和服务接收准则,如检验和试验文件应在质量保证大纲中明确规定。

c) 过程资源:由于质量保证大纲未按照具体过程需求来确定资源分配,导致无法明确每个过程所需的资源。


2. 提供不了实施和控制运行策划文件的证据:

根据8.1 d和e的要求,组织应按策划准则实施过程控制,并保留成文信息作为证据,包括过程策划准则本身、过程实施证据、产品接收准则及其实施证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制定了通用质量特性计划、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和风险管理计划,但缺乏对这些计划如何有效实施的具体记录和证明。


3. 外包过程控制证据不足:

对于外包过程,不仅要关注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更要关注其生产过程是否受控以确保产品质量。外包过程中必须进行评审,考察外部供方的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监督是外包过程控制的关键,要求签订技术协议书,在其中明确规定技术指标、质量保证和服务保障要求。监督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常年现场监督、关键环节派人监督、绩效评价、文件批准(设计更改、工艺文件/更改、检验放行、质量问题归零结论)以及二方审核。共同批准是指外包过程的重要决策需与合同监管机构(例如驻厂军代表)共同作出决定。


当前审核中经常发现外包过程控制的问题包括:未签技术协议、协议未明确质量保证要求、提供不了外包过程监督实施的证据,这些问题往往导致外包过程与采购过程混淆,进而影响整体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图片图片

问题解决

常见问题一:

质量保证大纲未能满足8.1中的a、b、c三个条款的要求。

策划:未对所需的过程进行充分的策划,包括设计开发、采购和外包、生产、检验试验、不合格品控制、交付、售后服务等过程。

准则:未建立产品过程的准则和产品服务的接收准则,例如检验和试验文件未明确。

过程资源:质量保证大纲未能明确每个过程所需的资源。


常见问题二:

缺乏实施和控制的证据。

质量保证大纲编制完成后,未进行实施和控制的证据,如未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未保留成文信息等。


常见问题三:

外包过程控制证据不足。

未进行外包可行性的评审,未到外包厂家进行考察。

未签订技术协议书,未明确质量保证要求和服务保障要求。

未选择适当的监督方式,如过程监督、关键环节监督、长期合作关系、按文件批准、二方审核等,并形成记录。

外包过程未与合同监管机构共同批准。


总结:

在实施GJB9001C标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质量保证大纲未能满足要求、缺乏实施和控制的证据以及外包过程控制证据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组织需要仔细策划所需的过程,建立明确的准则和资源要求,并确保质量保证大纲的实施和控制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对于外包过程,需要进行可行性评审、签订技术协议、选择适当的监督方式并确保与合同监管机构共同批准。


图片图片

微课答案


1、某单位建立的项目质量保证大纲中,没有明确所策划的各个过程,这一情景,不符合GJB9001C标准的那个条款、那句话的要求?8.1 ………,组织应通过以下措施对所需的过程(见4.4)进行策划、实施和控制)。

2、GJB9001C-2017标准在8.1对外包过程受控提出了三个关键词的控制要求,包括(评审)、(监督)和与顾客共同批准。

3、GJB9001C-2017标准在8.1b)中要求建立的“过程准则”,包括指导QMS所需过程运行的文件如:(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和指导生产过程运行的文件如(工艺规程)。

4、GJB9001C-2017标准在8.1b)中要求建立的“产品和服务的接受准则”主要是指(检验和试验文件)。

图片
图片

参考资料





图片[标准条款]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为满足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要求,并实施第6章所确定的措施,组织应通过以下措施对所需的过程(见4.4)进行策划、实施和控制:

a)  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  建立下列内容的准则:

1)  过程;2)  产品和服务的接收。

c)  确定所需的资源以使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d)  按照准则实施过程控制;

e)  在必要的范围和程度上,确定并保持、保留成文信息,以:

1)  确信过程已经按策划进行;2)  证明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f)  确定产品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以及接口、互换性要求,编制产品标准化大纲;

g) 按照GJB 450、GJB 368、GJB 3872、GJB 2547、GJB 900、GJB 4239以及GJB 1909等标准的要求,确定通用质量特性定性、定量要求及工作项目要求,制定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计划;结合系统设计,综合权衡、分解通用质量特性定性定量要求,开展通用质量特性分析、设计、验证,提出并落实预防和改进措施;

h)  按照GJB 2786的要求,编制软件开发计划,确定并实施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验收、交付等过程,以及相关的策划与跟踪、文档编制、质量保证、配置管理等;

i)  按照GJB 3206的要求,确定技术状态基线及其技术状态项,编制技术状态管理计划,实施技术状态标识、控制、记实、审核;

j)  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分析评估技术、进度、经费风险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影响,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实施风险控制;

k)  收集、分析质量信息,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符合性、过程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应用于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控制和改进。

策划的输出应适合于组织的运行。

组织应控制策划的变更,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不利影响。

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受控(见8.4)。组织应对外包过程进行评审,批准后实施,并监督外包过程的执行。对顾客关注的外包过程,应由组织和顾客共同批准。

组织应编制并实施质量计划(或质量保证大纲),质量计划(或质量保证大纲)及其调整应征得顾客同意。


注: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计划、软件质量保证计划、产品标准化大纲、技术状态管理计划、风险管理计划,可单独编制也可包含在质量计划中。

图片[理解要点]

1.第8章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过程,是针对具体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运用PDCA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以及第4章~第7章的输出,策划和控制其实现的过程。“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是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和“6  策划”的细化和实施的过程,规定了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运行过程策划和控制的总体要求,也包括由外部提供的过程。

运行策划应:

(1)针对具体产品和服务类型及特点,依据本标准4.4的要求确定其运行过程。适用时包括: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过程(见8.2),设计和开发过程(见8.3),外部提供的过程(见8.4),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见8.5),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过程(见8.6),以及不合格输出的控制过程(见8.7)。不同的组织或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其运行过程可能不同。

(2)策划(见本标准第6章)时所确定的风险、机遇和目标(包括可能的变化)是组织在策划和实施过程控制时的关键考虑因素。运用基于风险的思维方法,确保本标准6.1所确定的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得到实施和控制。

2.运行策划和控制的内容包括:

(1)确定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对于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和服务,运行策划通常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策划同步进行,对于没有设计和开发活动,只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项目,运行策划通常与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策划同步进行。包括满足顾客、法律法规、组织自身的使命和发展,以及有关相关方的要求。

(2)建立产品和服务提供所需过程的运行及其控制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目标、过程规范、过程能力要求及评价指标等。

(3)确定确保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所需的资源。如知识、人员、设施设备、过程运行环境、监视和测量资源等。如有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可能不需要设计资源,有的可能不需要计算机软件方面的资源,有的资源需要从外部供方获得等。

(4)按照所确定的准则实施运行过程控制。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因素,如人、机、料、法、环、知、测等,实施监视和控制。如各类人员的岗位能力考核、培训;设施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按要求的选择评价;监视和测量资源按规定进行校准和(或)检定或评价(验证);对过程运行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等。 

(5)规定需要保持、保留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过程受控以及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的证据。

(6)标准化要求。标准化工作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编制标准化大纲。

(7)通用质量特性定性定量要求和工作项目要求。组织应按照条款中引用的相关国家军用标准的要求,结合产品的特点、复杂程度、使用条件,识别和确定产品的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要求。并确定相应的工作计划,规定相应的工作项目、管理组织和职责、所采用的程序和所需的资源等。

(8)软件工程化管理的要求。此要求一般针对专业的软件产品和研制开发活动。

(9)风险管理要求。风险管理是指应付风险的行动或实际做法,包括制定风险规划、进行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等活动。

(10)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和改进。组织应对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以评价和改进过程的质量。

3.策划的输出应适合组织运行需要。输出文件通常包括质量计划,以及过程及产品和服务接收准则等。质量计划的内容和格式以及详略程度依据产品和服务的类型、特点、复杂程度及行业的不同通常会有所不同。质量计划的内容是针对特定项目、产品或合同的特殊要求而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应有可操作性。如承担武器装备任务的组织编制的“质量保证大纲”等。

质量计划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文件或一份文件(如项目计划)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由多部分组成的一系列文件,每一部分代表了一个特定的方面或阶段的计划,如风险管理、可靠性工作、技术状态管理、软件配置管理、标准化等计划。输出的形式一般是质量计划,也可以包括其他形成文件的信息,如风险管理计划、可靠性工作计划、技术状态管理计划、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标准化计划,以及过程及产品和服务接收准则等。

4.策划输出可能随着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运行需要做必要的更新。控制策划输出的更改。对非预期的更改后果进行评审,必要时,采取措施来减轻任何负面影响。

5.识别和确定外部提供的过程的控制,确保外包过程的控制在策划和控制运行过程中,应确保其风险受控(见8.4)。外包过程属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根据需要,由组织选择委托外部方实施的过程。外包过程的控制要求在本标准8.4中提出。

图片[审核关注要点及方法]

1.运行策划的依据是所确定的产品和服务要求。建立产品和服务运行过程及结果的质量目标,并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落实责任,明确考核评价办法,确保其实现。

2.运行策划应编制策划输出文件。确定策划输出的形式,形成满足本条款a)~k)实施要求的策划输出,并控制其更改。必要时,包括质量计划、风险管理计划、过程流程及其规范、标样、验收规范、所需保持和保留的成文信息清单等。武器装备体系的运行策划还可能编制“六性”大纲、标准化大纲等。

3.建立过程运行的准则及产品和服务的接收准则,并确保按准则实施控制。

4.结合组织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和特点,识别并确定运行过程(包括外包过程),实施本标准6.1所确定的措施,并分析、制定和实施应对运行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5.确定并提供为实现产品和服务运行的过程所需的资源,包括所必要的知识、配置的人员、提供的设备与监视和测量资源,以及适宜的运行环境等。

6.军用标准提出5项特殊要求应落实。其中标准化要求、通用质量特性定性定量要求和工作项目要求、软件工程化管理要求、风险管理要求均引入了相关国家军用标准。这些标准不是要求组织在策划时参照而是要求组织执行,给予充分满足。

7.在策划时,识别和确定所需的质量信息,并规定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8. “组织应编制并实施质量计划”。质量计划的编制可参考GJB 1406A和GB 19015,也可结合组织的产品类别选择相关的标准进行编写。如:电子元器件可以参照GJB 546B,计算机软件可以参照GJB 439,核工业产品可以参照EJT827等。

9.应及时关注策划输出所确定的要求是否适应变化的需要,并重新进行策划。新的策划的输出可以是对原有输出实施更改,新的输出应进行评审和审批并保持现行有效。

10.外包过程策划和控制除要满足本标准在8.4中提出的要求外,还要满足本条款中提出的以下几点特殊要求:

(1)在实施外包过程前,组织首先要识别和确认外包过程,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充分的评审。确实需要外包时,应经主管领导批准。评审和批准要保留成文信息。

(2)组织应对外包过程实施监督。监督的方式可以是对与过程实施有关的文件、设备、人员、材料、环境、测量手段进行事先确认,对现场进行检查、询问或对过程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和试验等。

(3)顾客关注项目,外包过程须经顾客同意。可以通过签字、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与顾客座谈等方式通报顾客并征得顾客同意。

11.审核应关注运行策划输出的内容是否满足本标准8.1的要求,是否适合组织的运行需要,控制措施是否有效;策划输出的更改是否受控;外包过程是否得到识别并受控。











作者:装备质量、侯小康来源:装备质量公众号   /

登录|注册